黃疸治療儀

黃疸治療儀

黃疸治療儀,肝癌並發黃疸的患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積極對肝內原發腫瘤進行治療.是控制和消除黃疽的根本措施。

治療方法

黃疸的治療方法:

肝癌並發黃疸的患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積極對肝內原發腫瘤進行治療.是控制和消除黃疽的根本措施。針對黃疸,亦應積極利膽退黃或控制其進展,儘可能改善患者全身狀況,減輕患者痛苦,為後續治療尋求時機。

(一)內科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給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戒除菸酒。如合併有肝性腦病的患者,尚應限制或禁止蛋白飲食。

2.保肝及利膽藥物治療 肌苷能促進受損的肝細胞恢復,肝泰樂能促進肝細胞再生,益肝靈可保護肝細胞膜免受毒物損傷,門冬氨酸鉀鎂能加速肝細胞內三核酸循環,輔酶A、三磷酸腺若能促進機體能量代謝,均有利於肝功能的改善,使血中膽紅素水平下降,可酌情使用。

3.激素 激素可降低黃應時毒素對機體的損害,並抑制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減少膽紅素的生成,抑制黃疽的進展。臨床上常用強的松龍,每天20-30mg。

4.補充血漿白蛋白 白蛋白可與血中非結合膽紅素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降低非結合膽紅素對機體的損害。

5.肝酶誘導劑 能加強肝細胞內與膽紅素代謝有關的酶的活性,促進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常用苯巴比妥等。

6.經皮經肝膽管引流(PTCD)是指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將膽汁引流出體外,是惡性膽道梗阻常用的姑息性治療方法之一。適用於不能手術切除的原發性及轉移性肝癌引起的膽道梗阻,或腫瘤切除術前,黃疸指數太高,須減輕黃疸,改善肝功能時。

(二)手術治療

1.腫瘤切除術 肝癌壓迫膽管引起梗阻性黃疸的患者,膽管未受侵犯,且一般情況好,心、肺、腎功能正常,腫瘤有手術切除指征時,應及時進行腫瘤切除術,手術方法包括肝的規則切除和不規則切除,臨床可根據腫瘤部位、大小及肝臟儲備能力等情況選擇不同術式,術後膽管壓迫解除,黃疸可完全消退。

2.置管引流術 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肝葉切除等手術中,放置T型、U型、Y型引流管,通過腫瘤占據或壓迫的管腔,同時行高位空腸段造口,肝膽引流管與空腸造疾分別引出體外,術後可在體外將兩管連線,將膽汁引入腸道。對於一些已失去剖腹探查機會的極晚期病例,則可採用經皮肝穿刺肝膽管引流(PTCD)。

3.肝動脈結紮 可阻斷腫瘤90%的血供,而僅減少正常肝組織25%的血供,使腫瘤縮小,甚至缺血壞死,減輕對膽道系統的壓迫,使黃疸緩解,且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

4.肝動脈插管化療 進腹後由胃大彎處找到胃網膜右動脈,分離出長約1cm的一段動脈,用套線牽引,切開前壁,插人導管,直至肝動脈,根據腫瘤位置決定插人肝固有動脈、肝右動脈或肝左動脈,固定導管,將其引出腹壁,行插管化療,或用微化療泵化療,將微化療泵埋置於皮下。

5.膽管一空腸吻合術 肝癌壓迫膽道,不能手術切除時,可行膽管一空腸吻合術,將膽汁引人腸中,減輕黃疽。該法術式很多,包括左右肝管空腸吻合術、左肝內膽管空腸吻合術等,臨床可視腫瘤壓迫部位選擇合適的吻合點,也可在術中放置U型管引流。

(三)中醫藥辨證論治

1.濕熱內阻,濕從熱化

主證:身目俱黃,色澤鮮明,發熱口苦,心煩懊惱,食欲不振,脘腹脹問,尿少黃赤,大便乾結,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方藥:茵陳蒿湯加減。

常用藥物:茵陳、桅子、大黃、黃書、黃連、黃柏、苦參、龍膽草、白鮮皮、防己、豬苓、茯苓、薏苡仁、澤瀉。熱重於濕者見全身發黃,色澤鮮亮,壯熱口渴,煩躁不安,或伴神昏諺語,或吐血黑便,可酌加犀牛角、黃連、生地、玄參、金銀花、蒲公英、大青葉、上茯苓等清熱解毒之品,或加大小薊。首草。丹皮、地榆等涼血止血劑。濕重於熱者可見身目黯黃,頭重身困,胸脘痞滿,噁心嘔吐,可酌加桂枝。白朮、厚朴、霍香、蒼朮。砂仁等c濕熱並重者可見頭身困重,脘腹痞滿,舌苔厚膩而黃,脈懦弱或德數,可加葛根、木香、厚朴、木通等。

2.瘀血內阻,膽腑不利

主證:身目黯黃,色澤晦黯或如煙燻,口淡不渴,脅下刺痛,積塊堅硬,固定不移,時有寒熱,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脈弦澀。

治法:行氣活血。

方藥:隔下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物:川穹、紅花、赤芍、當歸、五靈脂、元胡。香附、烏藥、積殼、茵陳、鬱金等。

3.脾虛濕盛,濕從寒化

主證:身目黯黃,色澤晦黯或如煙燻,食少神疲,肢軟乏力,心悸氣短,脘腹脹 悶,畏寒肢冷,或見腹大脹急,早寬暮急,大便搪薄,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濡滑或微弱。

治法:健脾益氣,溫陽化濕。

方藥:茵陳術附湯加減。

常用藥物:茵陳、附子、白朮、乾薑、桂枝、山藥、黃茂、蒼朮、鬱金、厚朴、茯苓、豬苓、澤瀉等;伴腹大堅滿,早寬暮急者,可酌加陳皮、大腹皮、大黃、甘遂、蕪花等。如伴見黑便、嘔血者,可加白及、灶心主、阿膠等。

主要特點

均勻藍光照射;

藍光輻射強;

安靜,無噪音;

5支藍色螢光燈;

立式支架,光療頭高度可調;

計時器LED顯示,準確治療嬰兒治療時間和燈管的累計使用時間。

工作原理

1、光療原理膽紅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一種水溶性的產物(光-氧化膽紅素,即雙吡咯),能從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濃度。膽紅素的吸收光帶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長時光分解作用最強,藍色螢光波長主峰在425~475毫微米之間,故多採用藍色螢光燈進行治療。近年來,有報告綠光退黃效果勝於藍光者。

2、光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讓患兒裸體睡於藍光箱中央,光源距嬰兒體表50 cm,兩眼及外生殖器用黑罩或黑布遮蓋。箱周溫度應保持在30~32℃,每小時測肛溫1次,使體溫保持在36.5~37.2之間。光照時間根據病因、病情輕重和血清膽紅素濃度減退的程度來定,可連續照射℃24~72小時。

光療對結合膽紅素的作用很弱。當血清結合膽紅素 >64.8μmol/L (4mg/dl)、轉氨酶及鹼性磷酸酶升高時,光療後膽綠素蓄積,可使皮膚呈青銅色,即青銅症。故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或肝功能有損害的病兒不宜作光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