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85-1988 湖北荊州中學, 高中
1988-1993 湖北醫科大學, 醫學學士
1996-1999 同濟醫科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
1999-2002.05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93-1996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助教
2002.05-2002.12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博士後研究
2003.01-2003.07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
2003.08-2006.02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博士後研究
2006.03-2008.10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教授
2008.11-2011.1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01-至今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興趣
腫瘤研究:採用多種手段和模型研究抗腫瘤免疫、腫瘤免疫逃逸的細胞和分子機制;腫瘤炎症微環境塑造的相關機制;以及腫瘤侵襲轉移的細胞和分子機制。通過以上研究,希望發展新的抗腫瘤藥物。
免疫相關疾病的研究:聯合臨床皮膚科,進行皮膚免疫相關機制和治療研究;採用多種動物模型研究哮喘、食物過敏等變態反應性疾病的免疫學相關機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炎性機制;與臨床合作進行臨床基礎研究。研究目標為將上述研究轉化為臨床套用。
microRNA與腫瘤以及免疫:聯合分子生物學和其它手段,研究microRNA對腫瘤以及免疫的作用機制,以及microRNA在腫瘤和免疫細胞間的轉移。
從氧化還原反應以及氧自由基和能量代謝角度出發,研究免疫反應和炎症。
1.腫瘤研究:採用多種手段和模型研究抗腫瘤免疫、腫瘤免疫逃逸的細胞和分子機制;腫瘤炎症微環境塑造的相關機制;以及腫瘤侵襲轉移的細胞和分子機制。通過以上研究,希望發展新的抗腫瘤藥物。
2.免疫相關疾病的研究:聯合臨床皮膚科,進行皮膚免疫相關機制和治療研究;採用多種動物模型研究哮喘、食物過敏等變態反應性疾病的免疫學相關機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炎性機制;與臨床合作進行臨床基礎研究。研究目標為將上述研究轉化為臨床套用。
3.microRNA與腫瘤以及免疫:聯合分子生物學和其它手段,研究microRNA對腫瘤以及免疫的作用機制,以及microRNA在腫瘤和免疫細胞間的轉移。
4.從氧化還原反應以及氧自由基和能量代謝角度出發,研究免疫反應和炎症。
科研成果
基礎研究
課題來源 | 課題名稱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 腫瘤免疫 |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 | 腫瘤炎症微環境塑造的細胞與分子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加合作項目 | 抗人轉鐵蛋白受體的抗體聯合雷帕黴素誘導兒童急性髓性白血病細胞的自噬性死亡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腫瘤損傷相關分子模式誘導腫瘤免疫抑制的相關機制研究 |
武漢市留學人員創業基金 | 環磷醯胺選擇性殺傷調節性 T 細胞的分子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肥大細胞塑造腫瘤炎症微環境的相關機制研究 |
橫向科研基金 | 環磷醯胺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 |
教育部高校自主創新基金(前沿) | 肥大細胞藉助微顆粒傳遞SCF信號 |
第五屆3551人才計畫 | 腫瘤自身來源的微顆粒用於藥物載體介導化療和抗腫瘤免疫治療 |
基礎研究成果
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3 項
獲得香港專利授權 1 項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6 項
申請國際發明專利 3 項
發表腫瘤、免疫方面SCI論文近50篇,SCI它引次數1500餘次,影響因子大於5分的論文達22篇。
近期主要論文
2013年10月,題為的 Switch of glycolysis to gluconeogenesis by dexamethasone for treatment of hepatocarcinoma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2012年12月,黃波教授在“囊泡介導化療”領域的研究論文 Deliver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tumou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2012年6月,題為 Soft fibrin gels promote selection and growth of temorigenic cells的論文在 Nature Materials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