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行

《黃河行》是元文學家貢泰父寫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黃河行
黃河水,水闊無邊深無底,其來不知幾千里。
或雲崑崙之山出西紀⑵,元氣融結自茲始⑶。
地維崩兮天柱折⑷,於是橫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載止⑸,黃熊化作蒼龍尾⑹。
雙谼鑿斷海門開⑺,兩鄂嶄嶄尚中峙⑻。
盤渦盪激,回湍沖射,懸崖飛沙,斷岸決石,瞬息而爭靡⑼。
洪濤巨浪相豗⑽,怒聲不住從天來。
初如兩軍戰方合,飛炮忽下堅壁摧。
又如豐隆起行雨⑾,鞭笞鐵騎驅奔雷。
半空澎湃落銀屋,勢連渤澥吞淮瀆⑿。
天吳九首兮⒀,魌魋獨足⒁。
潛潭雨過老蛟吟,明月夜照鮫人哭⒂。
扁舟側掛帆一幅,滿耳蕭蕭鳥飛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⒃,轉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數斗。
滔滔汩汩兮⒄,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擊楫兮,招群仙而揮手。
好風兮東來,酬河伯兮杯酒⒄。

作品注釋

⑴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
⑵紀:基也,基址。
⑶元氣: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氣。
⑷地維:古時以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繩)維繫,故稱地維。天柱:古人相傳,天有八柱承之,故稱天柱(《山海經·神異經》)。
⑸九功:九職之功。《周禮·天官·太宰》:“以九職任萬民。”包括三農、園圃、虞衡、藪牧、百工、商賈、嬪婦、臣妾、閒氏。四載:古時的四種交通工具。《書·益稷》:“予乘四載。”謂禹治水時,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承輴,山行乘樏。
⑹“黃熊”句:指鯀、禹治水事。相傳鯀被天帝所誅後,化為黃熊,入於羽淵。其子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
⑺谼:大谷。海門:通向海的大門。
⑻鄂:邊際。嶄嶄:突出貌。
⑼爭靡:形容兩岸碎石土塊被河水沖刷,爭相坍塌。靡,倒下。
⑽豗:撞擊。
⑾豐隆:古代神話中的雲神。一說雷神。
⑿渤澥:古代稱東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淮瀆:淮河。
⒀天吳:古代傳水中的水神。九首:《道光中衛縣誌》(標點注釋本)作:“八首”。
⒁魌魋:大禹化作熊,鑿山開路,驅逐鬼神。魌,即魌頭,古時打鬼驅疫時用的面具。魋,獸名,似小熊,喻大禹。
⒂鮫人:傳說中的人魚。
⒃徐邳:黃河下游經徐州、邳州。
⒄汩汩:水流聲;急流貌。
⒅酬:報謝。河伯: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名馮夷。

作者簡介

貢泰父(1298~1362),元文學家。名貢師泰,字泰甫(父),宣城(今屬安徽)人。官至禮部、戶部尚書。元末以詩文擅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