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面積1.88萬km2,僅占多沙粗沙區面積的23.9%,輸沙量卻占多沙粗沙區的34.5%,其中粒徑大於0.1mm的粗泥沙輸沙量占68.5%,是黃河下遊河道淤沙的集中產區。通過實地考察和調研分析,系統論述了該區域侵蝕產沙環境特徵,劃分了治理分區,研究了淤地壩、攔沙庫、治坡措施的攔沙能力及其在各治理分區的適應性和效益,提出了治理方向、目標及加快區域治理的建議。可供從事和關心黃河治理開發的人員及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立項背景
1.2 研究目標及內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4 主要研究成果簡介
1.5 研究特色與創新
1.6 成果套用前景及效益
第2章 研究區考察調研
2.1 考察調研的目的
2.2 考察調研的方法及內容
2.3 主要考察調研點概況
2.4 考察調研的幾點認識
2.5 建議
第3章 侵蝕產沙環境特徵研究
3.1 自然環境特徵分析
3.2 經濟社會特徵分析
3.3 動力特徵研究分析
第4章 治理分區研究
4.1 分區目的及原則
4.2 分區方法
4.3 分區結果
前言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是我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也是人為活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眾所周知,黃土高原地區每年有十幾億噸泥沙進入黃河,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淤積在下遊河道內,使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其洪水災害嚴重威脅黃淮海平原的安全,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研究表明,對黃河下游淤積影響最大的泥沙是粒徑大於0.05mm的粗顆粒泥沙,這些泥沙大都來自黃河中游7.86萬km的多沙粗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