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黃櫨白粉病是危害黃櫨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主要發生於在北京、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其中北京、西安的黃櫨發病最嚴重。受白粉病危害可導致葉片乾枯或提早脫落;有的被白粉病復蓋後影響光合作用,致使葉色不正,不但使樹勢生長衰弱,而且導致秋季紅葉不紅,變為灰黃色或污白色,嚴重影響紅葉的觀賞效果。
症狀
初期葉片出現針頭狀白色粉點,逐漸擴大成污白色圓形斑,病斑周圍呈放射狀,至後期病斑連成片,嚴重時整葉布滿厚厚一層白粉,全樹大多數葉片為白粉復蓋。秋末正常葉片變為紅色時,被白粉復蓋的病葉仍為暗綠色或黃色,並在白粉層上出現黑色小粒點。受白粉病危害的葉片組織褪綠,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使病葉提早脫落,不僅影響樹勢,還嚴重地影響觀賞。病榮還侵染嫩梢。8月底9月初,在葉片的白粉中出現小顆粒狀物。初為黃色,顏色逐漸加深,最後變為黑褐色,為病菌的繁殖體,內含供傳播和浸染的大量孢子。
病原
病原為真菌,漆樹鉤絲殼(Uncinulavericiferae),閉囊殼球形,黑褐色,附屬絲頂端捲曲如鉤狀;子囊卵形至橢圓形,內生子囊孢子5~8個;子囊孢子卵形至長圓形。分生孢子串生,柱形至桶形,無色,單胞。有性階段閉囊殼為球形、黑褐色,直徑112-126μ,附屬絲頂端捲曲呈鉤狀,子囊袋狀無以。內有子囊孢子5-8個,子囊孢子卵形無色。固小為18.7-23.7×9.5-12.6μ。園性階段為粉孢屬(Oidium),分生孢子圓柱形、串生、單孢無色。大小為26-32.5×10.4-14.3μ。
發病規律
病菌以閉囊殼在病落葉和病枝上越冬.或以菌絲在病枝上越冬;翌年夏初閉囊殼吸水開裂放出子囊孢子,菌絲體直接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傳染,生長季節以分生孢子進行再傳染。一般五六月降雨早,發病亦早,反之則延遲。七八月降雨量的多少,決定當年病害的輕重,黃櫨白粉病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之後逐漸向上蔓延。發病初期至8月上旬,病情發展緩慢,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病情發展迅速。 在北京,6月底至7月初發病,8~9月份,為發病盛期;一般樹冠下部葉片以及地面根際萌櫱小枝先發病,樹勢衰弱時病重。山溝處發病重,山瘠發病輕;陰坡重,陽坡輕;純林病重,混交林病輕。陰雨多、濕度大時發病重。病害發生早晚和嚴重程度與7~8月降雨量有關。
黃櫨白粉病由下而上發生。病斑首先出現在1米以下枝條的葉片上,之後逐漸向樹冠蔓延。黃櫨植株根部往往萌生許多分櫱,幼嫩組織多,下部葉片離越冬菌源最近。植株密度大,通風不良發病重;生長在山頂的樹比生長在窩風的山谷中的樹發病輕;黃櫨生長不良發病重;分櫱多的樹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秋季徹底清除落葉,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銷毀或運離病區,地面噴撒硫磺粉,以消滅越冬病原。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際周圍的分櫱小枝,能減輕或延緩病害發生。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次20%粉銹寧800~1000倍液,有效期可達2個月;或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1 500倍液數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5-22.5千克/公頃),黃櫨發芽前在樹冠上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