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1982年1995年兩次赴美講學,曾任美國美國百色爾學院、布拉夫頓大學、北俄亥
俄大學客座教授,講授中國歷史文化與中國文學。主要著(譯)作有:《魯迅詩歌》英文譯註本
1979年5月在香港三聯書店和倫敦光華書店聯合出版並在歐洲獨家發行;《紅樓夢》英文縮寫本
(1991年9月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該書的美國版於1994年11月由美國紫竹出版公司
出版,並由舊金山中國圖書公司在全球發行。)《英美抒情詩選萃》(英漢對照);《譯海浪花-
黃新渠譯文譯詩和創作選集》、《生活的碎片-黃新渠詩選》等詩歌散文創作和論文多篇。1987年
5月獲四川省作家協會頒發《傑出文學翻譯成就獎》,1999年12月獲四川省第三屆文學獎,2001年
2月榮獲成都市人民政府頒發《第五屆金芙蓉文學獎特別獎》。黃教授曾被列入《中國翻譯家辭典》、
《中國作家大辭典》等。還被美國傳記研究院選入《二十世紀500世界英才錄》(第11版);並已
收入英國劍橋傳記研究院編纂《國際知識界名人錄》(第13版)。
學術成果
黃新渠先生主要譯著有《紅樓夢》英文簡寫本、《紅樓夢》漢英雙語精簡本、《魯迅詩歌》英文譯註本、 《英美抒情詩選萃》英漢對照本、《譯海浪花——黃新渠譯文譯詩選集》、《中國古典詩詞精華選 粹》,編著《漢譯英基本技巧》,另有散文《美國東西海岸萬里行》,詩歌《訪美詩草》,論文《中國詩詞英譯的探索》等。英文縮寫本《紅樓夢》獲四川省作家協會、四川省翻譯文學學會文學翻譯傑出成就獎。
1973年,英國企鵝書店曾首先出版了牛津大學大衛·霍克斯教授的第一部全譯本。1978-1980年,由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合譯之另一全譯本也於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但對西方普通讀者而言,讀懂厚厚的幾卷全譯本過於浩繁吃力,不少中外讀者對這部鴻篇巨製望而卻步。為了更好地在國內外普及這一中國文學名著,黃新渠教授不顧78歲高齡和身體傷殘,默默耕耘,先後又花十多年的功夫,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完成《紅樓夢》漢英雙語精簡本的中文簡寫和英文翻譯。黃新渠先生將其畢生精力都投諸《紅樓夢》改寫、譯介上。1982-83年他在美國講學期間,應外研社之約,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紅樓夢》原著以及開明書店1935年出版、由著名作家茅盾改寫的潔本設計出30萬字的簡寫本方案,簡寫成通俗易懂的英文,整個工程延續十年之久。這部《紅樓夢》英文縮寫本1991年9月由北京外研社出版。1994年11月舊金山紫竹出版公司又出版黃新渠先生之美國版《紅樓夢》英文簡寫本,一些美國大專院校已將該書作為學習中國文學之入門讀物。上述兩版本在國內外均深受歡迎、好評。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李賦寧論之曰:
黃新渠先生是一位優秀的翻譯家,也是國內少數能用漢英雙語寫作的作家之一。他擅長於把我國古典和現代文學作品譯成英文。他的英譯魯迅詩歌和唐宋詩詞深受國內外讀者歡迎。雖然《紅樓夢》已有不少英譯本和縮略本,但黃新渠先生的這部新‘紅樓’仍有它的特色。這部將出版的漢英雙語的精簡本,適於現代文明社會中生活節奏快速的廣大讀者閱讀;黃新渠的英譯文用的是一種平易、地道而典雅的當代英語文體,它既能為國際讀者所接受,又可供國內學習英語的讀者欣賞和借鑑。因此我特向大家推薦這部好書。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辜正坤《欣看譯海新濤——序黃新渠教授<譯海浪花>》有云:
黃新渠先生,中國譯壇卓然鼎立之士,今已屆從心所欲之年,猶自嘯吟書齋,奮筆蓉城,身輕腿疾往來之不便,胸懷伏櫪騰躍之壯心,如大鵬整翅,志在長空。
二十年前,先生以英譯《魯迅詩歌》,聲播港澳,馳譽歐西。越數年,復以《紅樓夢》英譯簡本沾溉大陸,名動美洲。八十一年秋,歐中協會推舉中國黃新渠、英國李約瑟為該會榮譽會員,以彰二人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之卓越貢獻。先生之大業可謂實至名歸。
數月前,先生以結集《譯海浪花》示余,屈尊命以為序。先生乃余師長,於譯學一途,研習殊深,後學不才,愧不敢當,辭不就。奈先生數命,不能卻,乃率爾操觚,叨陪蠡測。
新渠先生譯文,以清麗暢達為旨歸,或協韻或白體,因聲就律,因勢造詞,不泥信以硬澀為自美,不削義以合韻為方規;崇尚自然之道,力避斧鑿之痕。以余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觀之,可謂開譯界自然門一洞天也。
近百年來,華夏譯壇鼎盛,百派殊流。其影響之廣遠,其規模之宏大,其開拓之深邃,其技巧之波譎雲詭,諒非歐美譯壇所可攀附。然大浪淘沙,沙金並下,金固不寡,沙礫尤多。今試借為序之機,就譯壇百弊,聊指數端,以警來者。
譯道近乎文道,譯道乖違處,必與文道通病。
譯道一病,病在聲高曲下。譯者取材固偉,而譯才平庸,於原作巧思傑構,無所會心。然而以西語既通,遂不自量力,強為譯事。風格之奧妙處不能達,構意之精微處不能傳。且遣詞塵下,造句鄙陋,所謂文乖麗則,聽無宮羽,聲高曲下,空驚偶俗之唱是也。
譯道二病,病在放誕誇飾。原作或以理勝,質多而文少,譯者宜乎追蹤旨趣,不當弄墨舞文,徒以蛇足美語贅害其思。雖有珍詞繡句,不得其所,以其誕妄徒逞悅目之美,致成老氏美言不信之嘆,聞之者足戒。
譯道三病,病在株守形似。中西文字,形音大異,詞法句法,迥然不同。偶或近似,涉筆成趣可為佳譯,然應適可而止,不當引為通例。今有譯人,以重濁為氣質,以鄙直為形似,以冗長為繁富。斤比於字句之間,株守於形音之畔。詰屈聱牙,而自詡忠實。此法用於科技翻譯,或未為大病,若強以繩文學,則為害甚矣。
譯事深邃,非雙語工力臻於極境者,難言其妙。余雖於此道,染指多年,然會心無多。今有新渠先生之傑作橫於前,初學者倘能揣摩仿效,自能免以上諸病。余藉此聊發粗論,恭書短引,拋磚引玉,亦是所望於來哲方家。
新渠先生精通英漢雙語,譯筆固已臻上乘,而書名《譯海浪花》,屬詞謙恭,實先生人格之寫照。譯海茫茫,浪濤千疊,卷萬里長風而洶湧向前,宛若億朵新花,交織成譯界錦繡藍圖。此實為中華譯界之大幸,故題作欣看譯海新濤。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