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遴

黃志遴,字銓士,號鷗眉,福建晉江人,黃熙孕之子。清初泉州第一翰林、湖廣左布政使。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黃志遴(1621-1771),字銓士,號鷗眉,福建晉江歐祠山金墩人,出生於泉城文山鋪金墩,黃熙孕之子。清初泉州第一翰林、湖廣左布政使。生於天啟辛酉年(1621),卒於康熙辛亥年(1771),年五十。

生平經歷

甲申(崇禎17、順治元年)間,南北道梗,志遴以父在京,間關入侍。順治乙酉(1645)雋京闈,丙戌(1646)第進士,清閩人通籍自志遴始,始稱“清初泉州第一翰林”。選庶吉士,授國史院編修。戊子(1648),主試北闈,熊伯龍、張永祺、戴王綸三科榜眼皆出其門。庚寅(1650),奉使過里,還遷侍講,轉侍讀,升宏文院侍講學士,與修太祖、太宗兩朝實錄,升秘書院侍讀學士,晉少詹事,出為湖廣左布政。勸民農桑,以為守令倡。時經略洪承疇駐楚,督征滇黔,志遴挽運轉輸,咄嗟立辦。海寇犯江寧,楚中震動,武昌戒嚴,逃出城者日千萬計,呵止之不能禁,謀閉城門。志遴白於當事曰:“愚民禁之則愈驚且下,人因以為利,任之則兩害俱息。”不數日,果定。荊襄、安德諸郡遭水患,饑民流寓武昌數萬,為請開賑百日,度秋將熟,人給斗米為歸資,歡騰而去。己亥(順治十六年,1659),丁內艱歸。會部使親查各省衿士宿逋,疏名入告。志遴力勸同郡急輸,且出千餘金代補缺額。故他處多被累,而泉士獨免。服除,至江寧迎父歸里,為構霞塢別墅居之。與黃東崖相國有往,題東嶽山石坊,曰萬山第一大行書。推補雲南,改貴州,未行而卒。年五十,門人熊伯龍為銘其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