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姓名:黃志洵任教專業:工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在職情況:在
性別:男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學院
所教課程:曾開設《導波理論》、《電磁兼容學》、《微波新技術》等課程
研究方向:電子工程
個人簡介
黃志洵,男,1936年5月生於北京。1958年畢業於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後在原電子工業部第10研究所為技術員,工作地點在成都市。“文革”前回到北京,在北京朝陽電子儀器廠工作,任技術組組長。“文革”後,在中國計量科學院做研究工作,為助理研究員。1985年調入中國傳媒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曾任微波工程系副主任,教學工作任務是給研究生授課,曾開設《導波理論》、《電磁兼容學》、《微波新技術》等課程。1994年成為“國務院頒證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現任中國傳媒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博士點的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電子學會電磁波波速專家工作組組長、電磁兼容分會委員;美國IEEE高級會員。曾主持設計並研製成功多種電子儀器和設備;並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計量學、電磁兼容學、量子電子學、真空技術及超光速問題發表學術論著多種,知名度較高。主要著作有:《截至波導理論導論》(中國計量出版社,一版1981,二版1991);《微波傳輸線理論與實用技術》(科學出版社,1996);《超光速研究――相對論、量子力學、電子學與信息理論的交匯點》(科學出版社,1999);《科學的魅力》(重慶出版社,1999);《超光速研究新進展》(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超光速研究的理論與實驗》(科學出版社,2004)等。曾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截止波導理論導論》曾獲國家科學著作獎;在中國傳媒大學曾多次獲教學成果獎及科研成果獎。1999年、2003年兩次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其在自然科學和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貢獻可歸納如下:黃志洵從事電子工程方面的設計、研製、生產、研究、教學已46年,成果纍纍,其中有些是國際上領先的成果。首先,主持設計並研製成功12種電子儀器,參與設計並研製成功6種電子儀器,有一些是國內外首創,為我國電子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次,在實踐基礎上對工程科學理論有一系列創新:例如,在國內外率先把截止波導理論整理為一個完整體系並作創造性發展,專著《截止波導理論導論》獲全國優秀科技著作獎。書中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了圓波導特徵方程求根方法,用表面阻抗微擾法導出圓截止波導衰減常數的算式,至今仍是衰減計量理論中的最精確公式;解決了截止衰減器縱向非線性的算法。提出了截止波導內消失波型存在負群速、負相速的最新概念。此外,在其他論文中深刻分析了內壁有介質層時圓波導內的狀態,導出了嚴格而全面的特徵方程;它既概括了國際上已有的幾種方程,又對工程實踐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另外,對橫電磁室理論與技術作了系統性工作,使之在我國推廣,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有重要貢獻。黃志洵近年來對經典電磁理論與量子理論相結合作了大量工作,積極從事並領導了國內外的電磁波波速研究,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特別是他開創了中國的超光速研究新領域,提出“光速是個障壁而不是極限”的新概念,又提出用截止波導作為量子隧穿位(勢)壘的理論,受到科學界的重視。原國家科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健院士多次接見黃志洵教授,當面給予表揚和鼓勵,並稱他“已讀過黃的關於超光速問題的幾乎所有著作”,對有的書“讀過兩遍”,產生極大興趣。宋已聯絡另外幾位院士共同發起於2004年11月召開“宇航科學前沿與超光速問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並制定黃作核心報告。黃志洵的大量科學工作集中在他的學術論文和專著中。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約120篇,重要的科學專著5部,總計約200萬字。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1.《微波傳輸線理論與實用技術》,科學出版社,19962.《超光速研究――相對論、量子力學、電子學與信息理論的交匯點》,科學出版社,19993.《科學的魅力》,重慶出版社,19994.《超光速研究新進展》,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5.《超光速研究的理論與實驗》,科學出版社,2004代表性論文:1.論狹義相對論的理論發展和實驗檢驗,中國工程科學,20032.四維四磁位與電磁場的量子化,北京廣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表面波波導理論的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