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沿延記載
甘肅正寧黃帝陵,有諸多史料記載,如《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正寧縣。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於後。”這裡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為有(音橋)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14年(公元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皇陵考究考證
當歷史在喧囂中為一些似是而非的存在鼓掌的時候,當歷史被一些經年累月的忽略而錯置的時候,您是否意識到,追問常識,推敲那些似乎無可質疑的事實,有時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這裡,我想告訴您的就是這樣一個寂寞學者的發現,它和目前充斥於各種圖書和網路資料中的知識大相逕庭———其實真正的黃帝陵和黃帝故里就在甘肅!也許您會吃驚。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者,已經用自己廣博的研究和縝密的推論,證明了這個事實。
2006年清明節,我和司機驅車賓士在著名的隴東董志塬上。
電視、報紙、網路都在不斷地報導:清明節期間,河南新鄭舉行了“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陝西黃陵也舉行了大型的祭奠活動。表達著華夏民族對人文始祖黃帝無限的崇敬。
而我此行,也正是懷著一個與軒轅始祖有關的秘密,專程拜訪了蟄居於隴東學院(原慶陽師專)的當地學者張耀民先生。
張耀民,甘肅寧縣人,1958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曾在西北師大、慶陽師專(現隴東學院)等單位工作,教過古漢語、漢文字學等課程。已發表和出版有關慶陽古代歷史的文字約80萬字。並參與了《慶陽地區志》的纂修和點、校,整理了明、清《慶陽府志》。1993年退休。
我們見到老人時,他正臥病在床。但當我們說明來意後,他有些激動,堅持下了床,用他濃重的方言,向我們敘述並揭開了縈繞華夏歷史近千年的一段迷霧。黃帝陵在今甘肅正寧
張耀民先生向我們簡潔地表述了他的研究和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他已在《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發表《黃帝冢原址考》系列文章多篇,詳細地研究和論證了黃帝冢在今甘肅正寧縣五頃塬和二頃塬的接合部,並經實地考察,按照史載確切地找到了黃帝冢。
他說,《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正寧縣。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於後。”這裡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為有(音橋)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14年(公元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為什麼叫“黃帝冢”,而不叫“黃帝陵”呢?《水經注》說:“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在秦代以前,人們稱黃帝的墓地為冢。
筆者仔細地研讀過張先生的幾篇文章,其論證的確縝密嚴謹,其中還清晰地理出了近千年來關於這一話題逐漸走向錯置的脈絡和失誤之所在。黃帝故里也在甘肅
既然找到了黃帝陵,那么黃帝究竟出生於何地?這個話題同樣在學術界也有紛爭。
張耀民先生向筆者贈送了2003年出版的他的慶陽古代史論集《岐黃故里在慶陽》。其中對這個問題也有獨到的見解。
據他考證,現在對黃帝故里的說法,源於皇甫謐“黃帝生於壽丘”之說。《史記正義》注釋為“壽丘在魯東門之北,今山東曲阜縣東北六里。”張先生認為,如果照此說法,勢必導出兩大錯誤。一為華夏文化倒流,即炎黃文化是由黃河下游倒流到中游。二為代系倒置,不是父生子,而是子生父。
首先,張先生通過對一位早皇甫謐百多年、與皇甫謐同一故里的東漢安定郡臨涇哲學家王符(公元85-162年)的研究,確認王符所著的《五德志》、《志氏姓》等文章,已指出世號神農的炎帝氏,代世號太昊的伏羲氏,“大電樞昭野,感符寶,生黃帝,代炎帝氏”。而“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生白帝摯青陽。世號少昊,代黃帝氏,都於曲阜。”這說明伏羲、神農、黃帝、少昊是代系相傳的。而且是黃帝子孫少昊“都於曲阜”,不是軒轅黃帝生於曲阜。在王符的著作中還指出“隗姓赤狄,姬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黃帝。”說明華夏文化的源流是由西北而東南,而且黃帝生於西北戎地,而不是屬夷的山東曲阜。
他還對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縣西北”的說法據理進行了辨正。認為這種說法跟“生於山東曲阜”一樣,是與歷史和地理實際不相符合的。
在橋山山脈西側,即今慶陽市,至今有大量與軒轅氏族及其龍圖騰有關的地名和傳說,根據《慶陽地區志·姓氏》記載的與軒轅相關的姓氏和今慶陽市還有姓軒轅的,據此豐富的佐證,張先生認為黃帝就出生於今慶陽市。
另外,他還用被學者忽略的一個細節,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列仙傳》云:“軒轅自擇亡日與群臣辭,還葬橋山。”這兒的“還葬”又是什麼意思?其實,他說這個問題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早已作過解釋。“按照母系社會外婚制……同嫁的男子死後,都分別歸葬於各自的出生氏族。”這就使我們了解了為什麼系母系氏族部落的黃帝,葉落歸根而“還葬”生地橋山的原因。寂靜與守望
忽然想起最近研讀過的詩歌:“軒轅何事厭塵寰,自昔乘龍去未還”,“爭知仙駕游何處,猶說衣冠葬此山”。
當我們即將離開黃帝陵時,我又一次回首矚望,這座被歷史教科書錯置了的聖地,隱霸王之氣於綿厚的山脈,靜靜坐臥子午嶺西麓,或許它並不期待什麼,只是寂寞地守望著大地的滄桑與變遷。
雖然沒有香火和紙錢在風中飄搖,但我的心中仍然生起了高古時代的蒼涼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