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黃土切溝
英文:loess incised gully
釋文:黃土切溝是發育於黃土塬、梁、峁40°~60°以上的谷坡上,由地表徑流侵蝕形成的深切溝。其凹凸部均呈“V”形,寬一般3~6米,深2~4米,長15~60米。群體分布。個體相間3~4米。
相關詞條
-
黃土溝蝕
"黃土溝蝕(in 谷坡與溝道的侵蝕—堆積作用互為消長,相互制約,致使溝壑的形成和發展形態各異。 一般認為
-
黃土高坡[黃土高原的口語性稱呼]
黃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
地質環境 地貌情況 形成演變 氣候特徵 水文情況 -
黃土滑塌
近幾年,從多項有關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中發現,晉西黃土高原尤其是永和、隰縣一線,黃土斜坡帶大量分布著黃土高原其他地區少見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黃土滑塌...
釋義 基本特徵 地域性及其影響因素 形成機理研究 基於GIS的危險性預測研究 -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以黃土剖面和黃土地質地貌景觀為特色,並保存有脊椎動物化石、極其特殊的典型黃土地質景觀遺蹟等真實記錄第四紀以來古氣候、古環境、古生物等重要地質事件和信息,...
簡介 文化 旅遊 意義 -
黃土丘陵
黃土丘陵發育在黃土地區,由黃土組成的丘陵。黃土結構疏鬆,具多孔性和富垂直節理,易被流水侵蝕。
黃土丘陵介紹 基本情況 開發途徑 水土資源 存在問題 -
延安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延安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南部洛川縣境內,總面積5.9平方公里。
簡介 成因 景點 文化 住宿 -
黃土墚
黃土墚也稱黃土梁,為長條狀的黃土丘陵,主要是黃土覆蓋在梁狀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蝕而形成的。
釋義 分類 特點及分布 -
白鹿原[陝西省西安市境黃土台原]
白鹿原是古地名,其位置大致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方向10公里,灞河和滻河之間。為幾百萬年沉澱形成的土狀堆積形黃土台原。曾是古代鹹陽、長安附近軍事要地。因...
地質形成 地形地貌 河流水文 農業條件 歷史文化 -
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是一處具有地質科研、教學、科普及觀光的多功能旅遊景區,保存有世界上極特殊的典型的黃土地質遺蹟。
簡介 實用信息 相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