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質學

黃土地質學

黃土地質學(geology of loess):黃土是第四紀形成的未固結的粉細粒黃色、褐黃色堆積物,主要由粒徑0.015~0.05毫米的粉細石英顆粒組成,無層理或幾乎無層理,具有獨特的地質、地貌特徵。黃土地質學研究黃土的形成、分布、物質成分、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工程地質性質、水文地質性質及其對工農業建設的影響,研究對其開發利用和水工保持、災害治理措施。黃土也是第四紀以來氣候變遷的忠實記錄,近年來利用黃土開展古氣候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認識。

相關信息

黃土學loessology

以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理學、土壤學、古生物學、環境地球化學等學科的理論為基礎,以地球上第四紀時期形成的複雜成因的陸相沉積物黃土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時代、成分、結構、性質、地層、分布、成因等的地學邊緣學科。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對黃土的研究多集中在黃土的成因問題上。各國的學者,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成因假說。萊伊爾認為黃土成因有沖積的、漫灘的、湖積的和海積的。1886年F.李希霍芬提出風成成因說。此後有人又提出了洪積、邊坡堆積等假說。由於黃土與人類生存環境關係十分密切,促進了對黃土的深入系統的研究,如對黃土地層、物質成分、結構、工程地質性質,黃土中的古脊椎動物化石,黃土中的古土壤等。黃土古土壤序列記錄了自新近紀末以來260萬年內大陸的古氣候變化過程。黃土的研究對認識全球變化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黃土成因研究史

黃土成因問題的討論已有170多年,可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災變假說;第二階段自1840年開始積累資料階段,以現實觀點為原則,收集黃土分布的實際材料;第三階段從1877~1890年,確認黃土是陸地風成成因。第四階段,自1890年到20世紀初,出現大量的研究黃土成因問題的詳細資訊,此時期產生了許多有關黃土成因的假說。如成土作用和風化作用假說。第五階段繼續到1935~1945年。這個時期凍土學與陸地景觀學對黃土成因學說有了很大的影響。第六階段和第五階段一樣,地理學觀點滲入到黃土問題研究中,認為黃土是地理環境中各種作用的產物。20世紀中、後期以後,黃土成因問題已成為第四紀地質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黃土形成

genesisofloess黃土的形成包括幾個連續的過程:從材料的形成和搬運再堆積(主要是粉土為主的細粒材料)→黃土化過程(形成黃土的特殊結構)→黃土結構調整、強度增加過程→黃土風化及土壤化過程。僅是黃土材料的搬運堆積,並不能形成具有諸多岩性特徵的黃土。它是在一定氣候環境中經歷了物理的、物理化學的以及生物的作用,最後形成的特殊沉積物。

黃土

loess淺黃或褐黃色,顆粒成分以粉土粒級為主(含量>50%),富含碳酸鈣,有時含硫酸鹽或氯化物鹽類,具有肉眼可見孔隙的第四紀陸相沉積物。黃土有時具有濕陷性。最早李希霍芬(1877)對歐洲萊茵河流域及中國大陸的黃土提出的定義為:黃—褐色,含石灰質,以粉土為主的粉狀土;沒有層理,含陸生蝸牛,有垂直節理。“黃土”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及民間就已出現。西方國家在19世紀後期將德國萊茵河流域的黃色鬆散堆積物命名為“lss”,由此音譯出英(loess)、俄(лсс)等文。不同學者曾以不同觀點提出黃土的定義。1933年奧布魯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將沒有層理的黃土稱為原生黃土,並認為是風成成因的;次生黃土是其他各種成因形成的。

世界黃土分布

world distribution of loess地球上北半球黃土分布在北緯24°~55°,在南半球分布在南緯24°~45°。在西歐黃土分布高程在300~400米,在中亞和中國最高分布在2500米高程。黃土狀土在帕米爾達到45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