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古林,相傳唐代明州府廣德湖一帶(今寧波市西鄉),湖面湖草叢生,當地農民就地取材,家家戶戶利用湖草織席為生,此地有一後生姓黃名古林,不但席織得好,而且膽識過人,很會做生意,當地很有名氣,人們尊稱他為“黃公”。
唐朝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黃古林用草蓆作帆率先獨自駕船遠渡東洋(今日本國)賣席,深受日本國人歡迎。一次他在赴日本途中,海上遇到了風浪,木船觸礁,船底進水,船身慢慢下沉,在此危難之際,黃古林靈機一動,連忙用船上草蓆去堵,很快擋住了漏洞,安全到達了日本,此舉引起了日本客商的震驚,“黃古林草蓆密不透風緊不漏水”,黃古林由此名氣大增,家喻戶曉,國內外客商紛紛向他下單要貨,為滿足客戶需求,他先後招收百餘名弟子成立草蓆作坊編織草蓆,但還是供不應求。此時他的其中一個得意弟子俞鼎向他建議:要做大草蓆生意,不能單靠自己編織,要利用家家戶戶都來編織,開一家席行,通過合理的價格向老百姓收購,品質由黃古林來定,收購的草蓆全部印上“黃古林”字樣。俞鼎的建議得到了師傅的認可。第一家“黃古林”草蓆行在明州府(今寧波市鄞州區)誕生。果然席行生意興旺,既滿足了客商要求,又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了滾滾財富。後來黃公年老體弱,但膝下沒有子女。將“黃古林”席行傳給俞鼎,俞鼎沒有辜負師傅的重望,他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大。在當地又增開了十三家“黃古林”席行,同時他為了紀念師傅,在當地建造了一座“黃公廟”供後人敬仰(現在的古林鎮“黃公廟”至今香火不斷)。俞鼎的子孫輩進一步發揚祖業,代代相傳。至清朝光緒年間,黃古林已年產席上千萬條,有席行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