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人(1866~1913)
正文
近代作家、批評家。字摩西,原名振元,字慕庵。江蘇常熟人。出身於寒素家庭。光緒二十年(1894)中秀才。二十六年,與龐樹柏等於蘇州組織三千劍氣文社。同年,任東吳大學文學教授。光緒三十一年(1905),參與曾樸經營的小說林書社的創辦。三十三年,主編《小說林》雜誌。其後又與王文濡創辦國學扶輪社,編輯《清文匯》和《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等。南社創立,他較早加入。武昌起義爆發,他想外出有所建樹,因突髮腳病,未能成行。袁世凱竊國後,他極端苦悶,笑罵無常,1912年夏忽發“狂疾”,次年死於蘇州。
黃人博學多能,行為奇特,素有奇人之稱。他自述曾經“朝飲獐血,夜騁燕脂,無一日親文史,而倚馬橫槊,動輒成帙,隨手棄去”(《蠻語摭殘》)。吳梅稱讚他“凡經史、詩文、方技、音律、遁甲之術,輒能曉其大概,故其為文,不屑屑於繩尺而光焰萬丈”(《血飛花傳奇序》跋語)。他不但精通文史,而且博通各種自然科學,所編《百科新大辭典》一書,論述大都正確。
黃人的詩集名《石陶梨煙閣詩》,未刊,現藏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摩西詞》為張鴻印行,其中多為和龔自珍、張惠言、蔣敦復之作。他的小說理論和有關小說史的著作有一定的意義。《小說林發刊詞》批評鄙視小說與神化小說兩種傾向,認為小說只是文學中傾向於美的一種。《小說小話》認為描寫人物最忌攙入作者的論斷,應當如鏡中取影,其美醜讓讀者自行判斷;又認為小說作者應當博覽群書,廣通世務。它是近代中國較早的具有小說史性質的著作,其中關於古代小說的書目評介部分,曾被魯迅全部錄入《小說舊聞鈔》。他的《中國文學史》是中國最早的文學史著作,根據真、美、善原則提出了若干新見。如認為文學是美的一部分,但離開了真與善,就會流於偏頗與褻讀;文學具有審美與求誠明善的作用;文學史應當研究文學的源流和文學種類的正變沿革,它可以啟發人們的愛國的感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