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郎村

麻郎村

簡介麻郎村位於是貴州平壩縣高峰鎮東南部,是一類貧困村,,共223戶910人。 全村包括花排、賀郎、麻郎、團坡、新莊、石頭6個自然村寨,分7個村民小組,目前共223戶910人。 黎萌):布依族代表劉喬英是貴州省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的村支書,今年已是連續第二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簡介

麻郎村位於是貴州平壩縣高峰鎮東南部,是一類貧困村,,共223戶910人。但該村由於經濟基礎薄弱,主要以水稻、玉米、油菜種植為主,2008年以前村民年人均純收入不到800元。 麻郎村距鎮政府12公里,距縣城24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花排、賀郎、麻郎、團坡、新莊、石頭6個自然村寨,分7個村民小組,目前共223戶910人。麻郎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1250米,年平均氣溫17.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平壩縣中部溶盆稻油區,土壤肥沃,耕地資源豐富,面積880畝,人均占有耕地為0.98畝,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18畝,田多地少,稻田面積達8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90%,方圓十多公里範圍內無工廠,更無任何污染源,四周森林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達35%,將近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空氣清新,六個自然村寨依山而居錯落有致。麻郎村是高峰鎮較為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6%,民族特色鮮明,原房屋大多為磚木結構的磚瓦房或石板房,現隨社會的進步,許多改為平房。全村住房1.72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18.9平方米(2012年數據),每年都要舉行唱民歌、山歌、跳民族舞蹈比賽,同時舉辦賽馬、籃球、拔河等活動。
--人口總數:910人 農業人口:910人 非農業人口
--行政區面積: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880.0畝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
--所轄村:花排,賀郎,麻郎,團坡,新莊,石頭 生產總值:48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大米 名特產品:核桃 辦公所在地:高峰鎮麻郎村
麻郎村寨門口的300年古樹

歷史沿革

麻郎村在明朝時的土著居民是仡佬族,傳說當時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村落,人口有數千人,每天在村子古樹腳下有農產品交易市場,每天就可賣掉三頭生豬的豬肉。後來由於溫疫,人口大量下降,當時由於封建迷信思想,絕大多數人口先後搬離麻郎村,遷至現在高峰鎮大狗場村,至今當地還有“先有麻郎,後立狗場”、“麻郎狗場一併排,轉個彎彎是白岩”的說法。明朝朱元璋大軍征南和後來的調北填南。朱元璋的軍隊征服南方後,為了便於統治,大軍就地屯田駐紮下來,朝廷還下令從中原湖廣和兩江地區調集一些工匠、平民及犯官等強行遷至貴州安順一帶居住。現居住在麻郎村的居民祖籍大多為江西籍(多為布依族)。解放後麻郎正式設村,當時為平壩縣高峰區活龍鄉金鐘大隊(因麻郎組後山形似一口正立著的大鐘而得名),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又恢復麻郎村村名。

行政區劃

麻郎村屬貴州平壩縣高峰鎮,共223戶910人。生態環境良好,民族風情濃郁包括花排、賀郎、麻郎、團坡、新莊、石頭等6個自然村寨7個村民小組。

領導班子

村支部書記:劉喬英(全國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代表大會代表<貴州代表團>)
村委主任:韋元林
副主任:陳繼光
委 員:龍秀芬 韓發然 韋平席

經濟建設

2008年5月20日,平壩縣農辦、新建辦和高峰鎮政府到被確定為2008年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的高峰鎮麻郎村安排落實4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對項目進行了初步篩選。
為改變該村的現狀,工作組圍繞麻郎民眾最迫切、最盼望、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認為當前麻郎村要以生產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手段,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將4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用於大力發展經果林,以種植核桃等乾果為主,解決運輸貯藏問題;起步發展大棚蔬菜,加快示範帶動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確保該村通過新農村建設後走向致富路。
2013年,麻郎村隨著高峰鎮劃歸貴安新區省直屬區後,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村劉喬英這次到京帶四份厚重的提案。第一個是村級公路提高標準修建;第二個是村幹部的報酬希望提高;第三個是貴安新區的發展要保住青山綠水,要擴大旅遊產業,加大旅遊產業的力度;第四個是布依族的刺繡要得到流傳,要辦培訓班,做大做強。 “刺繡花是我們布依族的文化傳統,希望各級領導能夠幫助我們舉辦一個布依刺繡培訓班,繼續把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劉喬英說,麻郎村和周邊村寨的最大問題就是交通設施比較薄弱,特別是馬郎村融入貴安新區以後,車流量比較大,交通比較不便,希望上級部門加大道路的資金投入,加大施工力度,適應麻郎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另據國際線上訊息(記者 黎萌):布依族代表劉喬英是貴州省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的村支書,今年已是連續第二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3月7日,在人民大會堂貴州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貴州代表團的審議。劉喬英在會上發了言。
《一個農村老代表的小康心愿》是我的發言題目,我向李克強副總理提出,政府惠農的鄉村公路建設非常好,給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但建議提高標準,不要出現路還在修建,而已建成的路段又需要維修的狀況,以便農產品能夠更順暢地輸送出去。”
在接受國際線上記者採訪時,劉喬英說,由於鄉村公路的修建價格比較低,“我建議要提高標準”,因為農村缺維修資金,如果壞了,沒有錢來維。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過去5年裡,劉喬英每年都來北京參會,也因此給當地村民帶來了一些機會。她說,要來的項目包括,建成了兩段鄉村公路,分別長22公里和7.5公里,解決了麻郎村到鎮和鎮到縣城的交通問題。
過去,從麻郎村到鎮裡只有一條泥路,騎機車要90分鐘,如今公路修好後,短短20分鐘就能到達。“路通了,部分村民已經開始擁有私家車了。”劉喬英說,感謝黨中央,感謝政府的惠農政策。
“收入增長是我們感覺最大的變化之一。”全村全鎮的人年均收入從過去的五六百元到現在的六千元左右。“當初我嫁過去的時候,麻郎村沒水,沒路,點燈還要靠蠟燭。現在不但是經濟成長了,我們和城裡一樣,還可以上網了。”
劉喬英還告訴記者,從目前來說,村民們夠滿足,因為有新樓房和好環境。生活好了,麻郎村人還自編了歌唱十八大的山歌並在今年春節期間演唱:“今天農村變化多,福滿村來谷滿坡,只因惠農政策好,農民過上好生活。” “這個我也告訴李副總理了。”劉喬英說。

歷屆村支書

第一任村支書:陳貴林
第二任村支書:韓其福
第三任村支書:李忠林
第四任村支書:韋明賢
第五任村支書:劉喬英

麻郎國小

麻郎國小是麻郎村境內的一所村級國小,在校學生約150人。服務半徑為麻郎村七個村民組、毛昌村四個村民組。麻郎國小前身是當年金鐘大隊的民辦國小,成立於1978年,經過兩次翻修,也只有六間能勉強支撐教育教學動的磚瓦房,窗戶連玻璃都沒有。1994年在當時村支兩委及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發動民眾集資、聯繫有關部門共集資8萬餘元,修建了6間鋼筋混泥土教室及兩小間10平
麻郎國小老教學樓
米左右的教學樓,從此學生告別了用了20年左右的瓦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2011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又重新修建了一座三層的標準的新教學樓,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的活動場地也得到了相應的擴寬,活動空間更為廣闊;2012年,國家對西部中小學生實施營養餐計畫,麻郎國小也是受益的學校之一,學生中午在學校吃上放心可口的營養餐,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務工時的後顧之憂。如今,麻郎國小以更新的辦學條件、辦學理念迎接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

麻郎風光

麻郎村自然風光幾乎沒有經過人工修飾,樹木成林,古樹參天,空氣清香,環境整潔,遊人不算太多,很適合大都市的人到這裡來領略大自然風光...這裡最大的優勢是自然環境,,鳥語花香。
獨特石洞

500年古樟樹

文娛活動

2013年2月14日大年初五,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熱鬧非凡,“婦女歌唱十八大·布依民歌唱計生”春節文娛活動在麻郎村隆重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樺,縣婦聯、高峰鎮等主要領導出席活動,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樺在活動上作了重要講話,向麻郎村村民表示節日的問候與美好的祝福。

本次活動由平壩縣高峰鎮計畫生育協會、麻郎村黨支部、麻郎村村委會主辦,來自當地15支文藝隊的布依村民,她們穿著少數民族節日盛裝,滿懷喜悅地放聲歌唱,歌頌祖國、歌頌黨、歌頌美好的小康生活,村民們用唱山歌的形式積極宣傳十八大精神,把十八大精神唱進千家萬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