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麻郎垤村位於六盤水市盤縣淤泥鄉,全村3個村民組、248戶、786人,分布在雙龍河兩岸,沿河傍山而居。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00元,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勞務輸出和種養殖業。該村是一個純彝族村寨,有著“民族文化歌舞之村”的美譽。2011年,被六盤水市命名為“特色文化村”。村寨文化
麻郎垤彝族村寨民族文化濃厚,山歌源遠流長,不管節日還是勞作之餘,隨時都能聽見即興的山歌對唱。該村為傳承民族文化,組建了一支民族文藝宣傳隊,把“勤勞致富、計畫生育、科技發展”等內容編成節目到附近村寨和礦山演出。 2002年,該村宣傳隊參加了紅果“貴州省第二屆彝族火把節”;2004年,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縣民宗局、縣文聯、淤泥鄉黨委政府等單位在該村成功舉辦了首屆盤縣“情滿彝鄉”山歌大賽;2005年,香港鳳凰衛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欄目組先後到該村錄製節目和採訪報導;2007年,中央民族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學子紛紛來到村里調研民族文化,中央電視台為迎奧運,專門前來拍攝彝族火把節。國內彝族歌手“山鷹組合”為拍新專輯特地到該村採訪,並與彝族村民唱歌跳舞。彝族人民傳唱的山歌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族風情
麻郎垤人不僅歌美,釀製的水拌酒更美。水拌酒因釀造工藝和口味的獨特,成為各種慶祝活動時招待嘉賓好友必不可少的飲品,對於初次見面的朋友更是唱著迎賓歌端著水拌酒招待,歌文化和酒文化是麻郎垤彝族民間文化的奠基石。每年的彝族火把節,該村都要舉行鬥牛、斗羊、鬥雞、射箭、摔跤、拔河、打鞦韆、賽馬、跳“朵落荷”(即跳達體舞)、對歌、火把遊行等活動。村容村貌
2002年以來,該村重點實施了以“五改三建一規範”(即:改路、改廁、改圈、改灶、改房,建休閒娛樂場、建宣傳欄、建體育運動場,規範房前屋後雜物堆放)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投入資金17萬元硬化通村公路面達22159平方米,其中硬化水泥路面主幹道長2806米,人行便道長3562米,硬化庭院12981平方米,宣傳欄一個20平方米。為便於村民有場所開展文娛活動,該村專門建起了休閒娛樂場2000平方米,搭建了一個占地216平方米的文藝演出舞台。整潔乾淨的村容村貌讓彝族村民真切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改變舊俗
盤縣淤泥彝族鄉彝族民眾聚居的麻郎垤村,近年出現婚喪嫁娶從簡辦理的新風尚,而倡導這種新風尚的是村民自發成立的“紅白理事會”。麻郎垤村有218戶700人,全部是彝族。村黨支部書記杜少權介紹,過去,村裡有大操大辦宴席的習俗,而且名目繁多,婚喪嫁娶、開門立戶、剃頭祝壽等大事小事都要設宴請客,吃上一周半月。
村民最頭痛的是喪事。辦喪事要放禮花、禮炮,親戚們還要買豬、牛、羊來祭祀,一場喪事少則殺三五頭,多則殺10多頭牲畜,全寨人要到事主家吃上十天半月。辦一場喪事花費萬元以上,不少村民負債累累還要苦撐面子。
2002年12月,村里召開村民大會,討論習俗問題,會上一致同意成立“紅白理事會”把這類事管起來。理事會規定,為了村民的增收節支,改變大辦宴席的舊習俗,取消送牲口、放禮花、給肉禮等陋習,宴席最多只能辦1天。
這一規定成為村裡有效的村規民約。村幹部向記者算了筆賬,1年多時間,僅改變舊習俗,全村就節約開支25萬多元。
最近,淤泥彝族鄉已向全鄉推廣麻郎垤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