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會村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豆羅鎮麻會村始建於公元215年,是過去忻州城南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信息

麻會村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豆羅鎮麻會村始建於公元215年,它是過去忻州城南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現今的豆羅鎮僅二里(豆羅村東)。嘉靖年間還修築了城堡,叫新興堡。從地理位置看,麻會南依繫舟山,面向牧馬河,又靠洛陰水,有山有水,符合古代一般城池建造所擇之地利。直至明嘉靖年間,鎮的四周還修築著堡牆,鎮南設定墩台,仍然保留了新興城的輪廓,是明清時期州八鎮忻鎮之一,名麻會鎮。有《新興堡碑文》作證。關於麻會說法不一,一說建村初本村及周邊村民多在因蔭落河兩岸種麻,是當時製作布料的重要原料產地和集散地,當時這裡既是麻的產地,又是產銷交易之地,常有相關的集會在這裡舉行,故名麻會。另傳說古時麻會修築了另一座城塢也叫“新興城”。據《平定州志》記載,“是漢末建安時期建築的,故又名建安城。”忻州籍清代學者王錫綸(字印川)所著《恰青堂文集·忻州考略》載:“麻會的”會“,當從“溷”(混的異體字,本為廁所之意,此處作髒水池講).字,與麻組詞成為漚麻之水池。遠古時候,忻州“境內山高林深,平地泉涌,氣候比現代溫暖濕潤,為多條河流的發源地”(見《忻州鄉土歷史》)。又據《忻州市地名錄》載:“原麻會鎮的東門外有一條河流,名叫洛陰水,南北朝時期本地居民即利用河水築池漚麻,頗多獲利,以後遂即以漚麻織麻為務,隨之鎮名亦稱為麻溷,後演變為麻會。”兩種說法皆有跡可尋!相傳,明太祖朱元璋部將常遇春少年時曾受辱於忻州,日後成為大將,領兵路經忻州。夢中誤下“剿殺秀容縣”的命令,一夜之間,秀容人被剿殺殆盡。以後外地居民遷徙忻州,忻州才又重新繁盛起來。現在的麻會人,蓋為當時駐軍後裔。因為有城堡,就有軍隊。麻會是有名的文化村,從古至今,“麻會旗桿數不清”的說法人人皆知,歷史上麻會出進士5人,舉人不計其數。華北有名的繼元好問之後的大詩人王錫倫就是其中之一。僅清代有記載的就出過三個進士。村裡的史、馬、王三個家族,都出過聲名顯赫的文人,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因其民文化氛圍濃,見多識廣、懂禮儀。與之說話很難占上風。所以“麻會的老漢說不得話”。史氏家族,曾出過兩個進士。一個是史三榮,順治丙戌中進士,是清代忻州最早的進士.他歷任戶部主事、山東東阿縣知縣。另一個是史才,乾隆十三年進士。馬氏家族,以馬起蛟,馬騰蛟兄弟為代表。兄弟二人於乾隆壬申同中舉人,馬騰蛟又於同年八月中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後授吏部主事、員外郎、掌印郎、福建邵武府知府。現遺留馬氏後人僅數幾戶,其中以現居西門的馬國強、馬國偉、馬國艷三兄妹為直系後輩。 王氏家族出過一個王錫綸。清道光五年(1825年)被選為拔貢,後任臨汾儒學訓導。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人。徐繼畲評價他“不受迂儒籠絡,亦不作名士佻語”。有“關(石嶺關)北詩文當屈第二”之稱。著述有《怡青堂詩集》8卷、《怡青堂文集》6卷、《孝史》2卷。摘自《忻州集鎮概覽》麻會村現有居民523戶,1721口人,3965畝耕地,一不挨城,二不靠市。既無礦產,又無資源,是地地道道的農區型村莊。全村近三分之二地靠七眼機井灌溉,可謂穩產高產田,三分之一旱地,靠天吃飯。全村940個男女勞力,以農為主,除此之外,運輸業、建築業、養殖業都有很大發展。全村人均純收入2300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農業。三分之二來自其他二、三產業。麻會村被列入全省首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全村農民經艱難努力,建成3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兩公里的環村綠化,硬化街道達13公里,2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正開工承建,改造人畜用水管道2000米,新增管灌3000米,開發新增土地50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