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方 :血竭 炙乳香 炙沒藥 制錦紋 地鱉蟲 紅花 當歸尾 黃麻炭 參 三七 鍛自然銅 雄黃 辰砂 冰片
研製 :共為細末
用法 :每日用溫開水送服1~2克。傷在上肢飯後服,傷在下肢飯前服,尤以晚飯前後服為宜
功效 :散瘀生新,理傷續斷
主治:一切損傷,諸凡骨折、脫臼、傷筋等
方解 :血竭又名麟竭,為散瘀血、生新血要藥,主治"內傷血聚、金瘡折跌"等(《本草備要訓,故用為君藥,由此處方定名亦稱"麟麟散"。但血竭專主血分,佐乳香、 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本草綱目》),散瘀活血而能推陳致新。地鱉、三七、紅花、歸尾亦佐逐瘀、理傷、破積通絡之功。大黃用制錦紋,說明本方 並非峻攻,而屬緩行,因為傷損血瘀難藥後即祛,宜漸除方得清徹。鍛自然銅散瘀血,續筋骨,雄黃解瘀毒,消腫散積,又能化積血為水以得消散,辰砂能通血脈安 神定志,冰片則走竄,引藥入達傷處。黃麻炭甚少套用,《本草綱目》說:"破血,通小便",並引《王仲勉經驗方》的"跌仆折傷疼痛接骨方,黃麻燒炭、頭髮炭 各一兩,乳香五錢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立效。蘇頌則說:"根及葉搗汁服,治撾打瘀血、心腹滿氣短及腕折骨痛不可忍者皆效。"可見黃麻實為治傷良藥。惜乎 藥肆往往不備,石氏則用苧麻根代替,苧麻根亦有涼血止痛之功。綜觀全方,藥力較雄而藥性平和。因此,歷來療效卓著。病輕者單用即可,重傷則宜先合湯藥共 用。原服法傷在上肢飯後服,傷在下肢飯前服為承前賢用藥法。《袖珍方》治折傷接骨用地鱉、鍛自然銅兩味為末,"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相關詞條
-
麒麟血散
麒麟血散,【方一主治】金瘡久不愈,傷筋骨,疼痛不止。【方二主治】傷折內損,瘀血不散。
麒麟血散1 麒麟血散2 -
麒麟竭散
麒麟竭散,藥物組成是麒麟竭、黃連等,來源是太平聖惠方。
來方1 來方2 來方3 來方4 -
麒麟竭散1
麒麟竭散1 - 【來源】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 麒麟竭散1 - 【組成】 麒鱗竭15克 黃連23克 檳榔15克 黃柏15克(銼) 白及15克 訶黎勒...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 【禁忌】 -
紅燒麒麟面
紅燒麒麟面是滿漢全席菜譜之九白宴中的御菜一品,因麒麟面有個美麗的傳說而得名,相傳李世民為了報答回民母子的救命之恩,命御廚向回民老人拜師學藝,從此,唐宮庭...
簡介 製作材料 製作方法 製作要訣 美麗傳說 -
麒麟燈
麒麟燈是浙江省龍游縣特有的民舞品種,興於光緒六年(1880年),是由道士創作的民間燈舞,目的來驅邪鎮災,祈求平安。麒麟燈表演動作和造型介於貔貅和硬頭獅子之間。
歷史沿革 風格特色 傳承現狀 -
海豐麒麟舞
海豐地區獨角麒麟舞、主要在春節期間和喜慶節會上表演,是廣東汕尾市傳統民俗體育活動樣式之一。原為古代原始體育活動,與民眾反抗強暴、異族入侵有關,後衍變成盛...
表演形式 演出過程 歷史淵源 道具縱覽 表演情節 -
摩挲石散
摩挲石散由摩挲石少許、曾青1分、龍腦1分和石膽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
明目 止痛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木麒麟
木麒麟(學名: Mill.):基部主幹灰褐色,表皮縱裂;分枝多數,圓柱狀,具長的節間,綠色或帶紅褐色,無毛;小窠生葉腋,墊狀,具灰色或淡褐色絨毛;刺針狀...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繁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