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鹿寨民間音樂里的山歌,腔調優美種類繁多。按地域劃分,有四排腔、龍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瑤族紅堂歌等等。四排腔和龍江腔的兩個雙聲部唱腔,在1986年時已收入《廣西民間音樂集成》。近幾年,又發現平山腔和屯秋腔。
原聲態的平山腔和屯秋腔曲調,是中國傳統的五聲譜。主體音樂簡單樸素,曲調走勢平合流暢,是大眾化的通俗歌曲。唱詞是五言四句壯歡壓腰韻,用雙聲部方式演唱,民間俗稱“公母腔”。即每隊由兩位歌手組成,其中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起到襯托與合聲的作用。兩個旋律間線條清晰,主旋律在高音部,次旋律在低音部。他們相互交錯、重疊,由於合聲合理跌宕有序,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主要特色
山歌屬口頭文學,依曲編詞,即興而歌是山歌的基本特徵,平山山歌里的雙聲部能將這一特徵發揮到最佳狀態。在山歌對唱時,如果是一人而歌,曲調當然就過於簡單,如果是多人、多聲部又很難做到隨問隨答出口成歌。兩人雙聲部在對歌時既能快速對答如流,又增添曲調和諧甜美的觀賞性。
平山山歌的唱腔以本地的壯歡平山腔和屯秋腔為主,也有外地流傳來的太平腔和桂柳腔。平山山歌問字要音,吐字清晰。還可根據演唱情緒需要,既可悲唱也可歡歌。為演唱者提供一個可塑性很大的藝術平台。
平山山歌言簡意明,詼諧風趣。不管是在縣城廣場還是在田邊地角都深受民眾歡迎。作為民間音樂的鹿寨山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由於現實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老的傳統文化經受不了現代多元文化的強大衝擊。老一輩的民間歌手越來越少,面臨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嚴重地步。鹿寨縣已作出保護計畫,採取措施搶救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