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為海產軟骨魚類、爬行類和鳥類的NaCl分泌腺,在軟骨魚類有開口於直腸的直腸腺,在爬行類和鳥類有,開口於鼻腔的鼻腺,龜的開口於眼窩的淚腺,已變為鹽腺。鹽腺的分泌液主要含NaCl,排出比海水濃度還要大的溶液。分泌細胞中有大量的線粒體,與哺乳類的腎小管細胞的構造非常相似。Na-K-ATP酶活性高。用海水養鴨時,其鹽腺可發達增大數倍。(2)指樹苗(主要是葉)向表面分泌鹽類的構造。亦稱鈣腺。鹽腺的構造因種屬而異,一般是在葉表面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胞構成。此類細胞能從周圍的葉細胞吸收鹽分,再將其運輸到具分泌的機能的腺細胞,另也可由其本身自行分泌。此種鹽腺一般多見於處於高鹽濃度條件下的植物,如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和瓣鱗花科(Frankemac-eae)。
鹽腺動物
其鹽腺開口的部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加拉帕哥斯的海鬣蜥的鹽腺開口於鼻腔前部;海蛇的舌下鹽腺開口於口腔。海鳥的每個眼眶上面有一個鹽腺,開口於鼻腔,故又稱鼻鹽腺。陸上生活的鳥類,這種腺體不發達。鹽腺分成許多葉,每葉有一條中央管,中央管上又有許多分泌小管,各中央管匯集於總導管,開口於體外。
鳥類鹽腺
鹽腺在平時是不分泌的,只在喝下海水或吃了含鹽多的食物後才開始分泌。其分泌物主要是氯化鈉,有機物很少。各種海鳥鼻鹽腺分泌物中,鈉的濃度亦不相同,吃浮游甲殼動物的一種海燕,鼻鹽腺分泌物中的鈉濃度最高,可達1100毫摩爾/升,有一種吃海產無脊椎動物的銀鷗,其鼻腺分泌物中的鈉濃度為600~800毫摩爾/升,而生活在海岸上吃魚的鸕鶿則為500~600毫摩爾/升,海鬣蜥吃海藻,海藻中含鉀多,故其鹽腺分泌物中主要是鉀而不是鈉。
鳥類和爬行類腎臟的濃縮能力很差,海鷗也如此,但由于海鷗有鹽腺,其分泌物的鈉濃度遠超過海水的鈉濃度(前者的鈉濃度約為5%,後者為3.0~3.5%,而其尿中的鈉濃度只有海水的1%左右),因此海鷗能很好地適應海域生活與鹽腺的排鈉功能有密切的關係。
魚類
海產真骨魚通過鰓排出多餘的鈉離子,板鰓魚則通過直腸腺來排多餘的鹽類。海產哺乳動物也沒有鹽腺,但其腎臟的濃縮力很強,尿中的鈉濃度可高達820毫摩爾/升,已大大超過海水的鈉濃度,不難排出進入體內的過多的鹽類,以適應海域生活。腎臟濃縮能力差又無鹽腺的動物都不能喝海水,因為排出鹽的同時要排出大量的水,會有導致脫水的危險。
植物鹽腺
一類鹽生植物的葉片或莖上生有鹽腺,利用它可以將吸收到植物體內的鹽分再分泌到體外,從而避免離子的毒害。鹽腺(salt glant)由兩個到多個細胞組成。雙子葉泌鹽鹽生植物的鹽腺均為多細胞鹽腺,由於組成鹽腺細胞數目不同、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各種多細胞鹽腺的結構也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具有許多相同之處,主要表現在:1.鹽腺由分泌細胞、收集細胞、基細胞或柄細胞組成;2.在腺體中,除內部細胞和收集細胞之間的滲入區外,幾乎全部被有一層角質、角質層通常沿著腺體外表面從分泌細胞壁分開,在分泌細胞和角質層之間形成一個較大的腔,即收集室,其上方的角質層具小孔;3.分泌細胞和收集細胞以及分泌細胞相互之間有較發達的胞間連絲;4.在多數植物中鹽腺分泌細胞的細胞壁上出現許多細胞壁突起,這種結構在檉柳屬和補血草屬中,特別明顯;5.鹽腺分泌細胞的特點是細胞質濃厚,細胞核較大,有大量的線粒體無中央大液泡但有許多小液泡,無發育良好的葉綠體;6.收集細胞在超微結構上和葉肉細胞非常相似,具有中央大液泡、發育良好的葉綠體、線粒體及其它細胞器。禾本科植物的鹽腺為雙細胞鹽腺,由兩個細胞組成即基細胞和帽細胞,前者是收集細胞,後者為分泌細胞。例如,二色補血草的鹽腺,二色補血草葉下表皮具有花型鹽腺,這些鹽腺是由基細胞和帽細胞構成.植物體靠鹽腺的泌鹽孔和基細胞破碎釋鹽,表明二色補血草具有演化較高級的雙重泌鹽結構。再如檉柳的鹽腺結構,由2個分泌細胞及6個收集細胞構成了成熟的8個細胞的擇柳泌鹽腺陸靜梅等在野生大豆中也發現具有鹽腺結構。大米草具有典型的雙細胞鹽腺,我們以它為例說明雙細胞鹽腺的一般結構:鹽腺由1個較大的基細胞和1個小的圓頂狀的帽細胞組成。腺體表面有1層角質層,但是基細胞肩部和底部與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之間沒有角質層隔開,角質層向外延伸越過帽細胞,在角質層和帽細胞之間形成一個腔,其頂部有一些小孔。基細胞與附近的葉肉細胞和帽細胞鄰接的壁上有明顯的胞間連絲。基細胞和帽細胞均具有濃稠的細胞質、細胞核、多數線粒體、一此小的液泡、游離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質體。基細胞具有遍布整個細胞的壁突起和摺疊的隔膜系統將細胞質分離。帽細胞、基細胞及圍繞它的4個表皮細胞共同組成鹽腺複合體。獐茅也為雙細胞鹽腺。
鹽腺主要分泌無機離子,另外也分泌少量的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