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腺

蛐腺

蛐腺,又稱蛐蟮,是山東方言中對蚯蚓的稱呼。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柱形,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基本介紹

蚯蚓是寡毛綱中陸生環節動物中的任何一種;尤其指蚯蚓科中分布甚廣的身子逐漸變細分節的、雌雄同體的各種蚯蚓。環節動物。體形圓長而柔軟,外表醜陋,經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農事。《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淮南子·時則訓》引作“蚯螾”。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四:“龍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鳳巢之場,豈鵂鶹之所止。”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崔豹《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長吟於地下,江東人謂之歌女。’謬矣。按,《月令》:‘螻蟈鳴,蚯蚓出。’蓋與螻蟈同處,鳴者螻蟈,非蚯蚓也。吳人呼螻蟈為螻蛄。故諺云:‘螻蟈叫得腸斷,曲蟮乃得歌名。’老舍 《二馬》第四段十一:“老馬先生背著手在草地上扭,腳步很輕,害怕踩死草根下伏著的蚯蚓。”

山東、雲南等方言又稱蚯蚓為:“曲(qú)山(shàn)”,醫藥上也叫地龍。(古稱蛐蟮)

蚯蚓有很多藥用價值 。主治蛇瘕,三蟲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將它化為水,治療傷寒,大腹黃疸、溫病、大熱狂言,飲汁水皆愈。將它炒成屑,去蛔蟲。將它去泥,用鹽化成水,主天行諸熱,小兒熱病癲癇,塗丹毒,敷漆瘡。將成與蔥化成汁,治療耳聾。治中風、喉痹。乾的炒研成末,主蛇傷毒。治腳風、瘧疾。可解蜘蛛毒。可治癒寸耳寒。治小便不通:將蚯蚓搗爛浸水,濾取膿汁半碗服食,即通。治蜘蛛咬傷:用蔥一根去掉尖頭,將蚯蚓放入葉中,緊捏兩頭,勿令泄氣,頻頻搖動,即化為水,用來點敷咬傷之處,治療效果極為好。

生活習性

六喜

1.喜陰暗:

蚯蚓屬夜行性動物,白晝蟄居泥土洞穴中,夜間外出活動,一般夏秋季晚上8點到次日凌晨4點左右出外活動,它採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況下進行的。

2.喜潮濕:

自然陸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濕、疏鬆而富於有機物的泥土中,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

3.喜靜:

蚯蚓喜歡安靜的周圍環境。生活工礦周圍的蚯蚓多生長不好或逃逸。

4.喜溫暖:

蚯蚓儘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歡比較高的溫度。低於8℃即停止生長發育。繁殖最適溫度為22~26℃。

5.喜酸甜: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真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蚯蚓味覺靈敏,喜甜食和酸味。厭苦味。喜歡熱化細軟的飼料,對動物性食物尤為貪食每天吃食量相當於自身重量。食物通過消化道,約有一半作為糞便排出。

6.喜獨居:

蚯蚓具有母子兩代不願同居的習性。尤其高密度情況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畏

1.畏光:

蚯蚓為負趨光性,尤其是逃避強烈的陽光、藍光和紫外線的照射,但不怕紅光,趨向弱光。如陰濕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動就是這個道理。陽光對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陽光中含有紫外線。據陽光照射試驗,蚯蚓進行陽光照射15分鐘66%死亡,20分鐘則100%死亡。

2.畏震:

蚯蚓喜歡安靜環境不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動。靠近橋樑、公路、飛機場附近不宜建蚯蚓養殖場。受震動後,蚯蚓表現不安,逃逸。

3.畏浸性

4.畏鹽

5.畏辣

6.畏冷熱

分布範圍

亞洲南美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