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熱嗜衣原體

鸚鵡熱衣原體屬於衣原體目(Chlamydiales)、衣原體科(Chlamydiaceae)、衣原體屬(Chlamydia)中的一種微生物,嚴格細胞內寄生。最初認為鸚鵡是該病原體的宿主而將其引起的疾病稱為鸚鵡熱(psittacosis),又名鳥疫(ornithosis)。

生物學性狀

基本形態

鸚鵡熱衣原體為革蘭氏陰性,光學顯微鏡下可見,比細菌小比病毒大,直徑0.3μm、0.4μm。細胞壁的結構和成分與其他革蘭氏陰性菌相似,但沒有或有微量胞壁酸,細胞壁上有屬特異脂多糖抗原。細胞質中有DNA和RNA,並有不完全的酶系統,在宿主細胞質的空泡內增生,具有特異性包涵體。

培養特性和生化特性

衣原體的人工培養可通過雞胚、乳鼠和組織培養等方法。將衣原體接種6~8d齡雞胚卵黃囊中,36~37℃孵育5~6d,雞胚死亡。可見到卵黃膜充血,易剝離,絨毛尿囊膜水腫.部分胚體有小出血點。卵黃囊膜塗片有多量的衣原體原體。有時可在細胞漿中見到包涵體。將衣原體感染的雞胚卵黃囊保存於−70℃環境下,衣原體至少可存活10年以上。

此外也能在McCoy細胞、鼠L細胞、Hela細胞、Vero細胞、BHK21細胞、BGM細胞、Chang氏人肝細胞內生長繁殖。離心或用X線照射細胞,可使更多的衣原體吸附到易感細胞表面而提高細胞培養陽性率。鸚鵡熱衣原體經腹腔接種,性病淋巴肉芽腫衣原體腦內接種可使小白鼠感染。

鸚鵡熱衣原體有獨特的發育周期,具有原體(elementary body,EB)和網狀體(reticular body,RB)2個發育階段。

原體(感染相),存在於細胞外,形體較小,呈球形,直徑0.2~0.4μm,姬姆薩氏染色呈紫色,馬基維羅氏染色呈紅色。原體不具有生物活性,但可以抵抗環境壓力,可以在宿主體外存活。

網狀體,又稱始體(initial body,IB),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結構疏鬆,直徑0.7~1.5μm,姬姆薩氏染色和馬基維羅氏染色均呈藍色。網狀體由原體進入細胞漿後發育增大形成,是衣原體新陳代謝活化的表現,可利用宿主細胞機能,通過二分裂方式反覆分裂生成新一代原體,在宿主細胞漿內形成包涵體,此時無傳染性。隨宿主細胞破裂,存在於包涵體內的原體可從細胞漿內釋放出來,再感染其他細胞,開始新的發育周期,整個發育周期需48~72h。

鸚鵡熱衣原體對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強。在70%酒精、2%來蘇水、2%氫氧化鈉、1%鹽酸、3%過氧化氫及硝酸溶液中數分鐘內可失去感染力。0.5%石炭酸、0.1%福馬林於24h內可將其殺死。耐冷不耐熱,56℃5min,37℃48h可滅活,但−70℃環境可存活數年。外界乾燥的條件下可存活5周。在室溫和日光下最多能存活6d,紫外線對衣原體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在水中可存活17d。四環素、氯黴素和紅黴素等抗生素有抑制其繁殖作用。

毒性

鸚鵡衣原體可在其眾多宿主動物中引起廣譜疾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惡寒、頭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潤性病變等特徵。一般症狀頗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但多見發生肺炎,易於誤診。

鑑定及檢測方法

依病禽、鳥等臨床上出現精神萎頓、結膜炎、脫水、消瘦、極度衰竭呈惡病質和排出綠色膠凍狀糞便,可作出初步判斷。剖檢發現脾、肝腫大,纖維素性氣囊炎,心包炎和腹膜炎,肺充血,腸管充血,則需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

目前我國對嗜衣原體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病原學檢查、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

病原學檢查

病原學檢查是確診的重要方法,包括顯微鏡檢查和細胞培養法。病原學檢查陽性率不高(20%左右),需一定的技術及設備條件,同時應注意實驗室污染。

顯微鏡檢查法

無菌採集患者及病鳥、畜的生物材料,包括血液、病變臟器、流產胎兒及各種分泌物製片。將所采病料(肝、肺、脾)表面火焰消毒後,從其內部無菌取樣,塗片,用Giemsa染色,可見EB呈現紅色,RB呈藍紫色。用Stamp氏法染色,結果是在淡綠色背景的襯托下,衣原體呈現鮮紅色。碘染色(Rice)法時,低倍鏡下,沙眼衣原體的包涵體由於含有糖原而呈現棕褐色,鸚鵡熱衣原體的包涵體由於不含有糖原不被著色。在螢光顯微鏡下檢查,可見亮綠色邊界清晰的圓形顆粒,柱狀細胞內可見亮綠色包涵體。電鏡下,可以見到圓形或卵圓形顆粒,中央核心電子密度大,是EB;個體較大,中央核心電子密度低的為RB。

細胞培養法

常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HeLa229細胞或McCoy細胞等進行分離培養,另一種則是通過雞胚卵黃囊接種培養,隨後均經過姬姆薩染色或螢光染色,最終利用顯微鏡鑑定包涵體。

細胞分離培養一直被視為衣原體檢測的標準方法。該法的敏感性顯著高於雞胚培養法,而且某標本接種細胞的盲傳培養可提高分離率。衣原體可在多種細胞中增殖、分離或培養最常用是McCoy和L929細胞。其他傳代細胞如BHK21、LF、Vero等傳代細胞均可供選用。用螢光標記的抗體、酶結合的單克隆抗體、碘或姬姆薩氏染色,胞漿中若出現特徵性的包涵體,即可考慮存在衣原體。

由於絕大多數衣原體可在5~9d齡雞胚卵黃囊內生長繁殖,雞胚卵黃囊接種培養接種用的病料應預先用滅菌肉湯或Hank’s液製成10%的組織懸液,如有雜菌,需在懸液中加入鏈黴素(50mg/ml)和慶大黴素(50mg/ml),4℃下作用4~14h後,離心取上清液接種雞胚卵黃囊,每胚0.3~0.5ml。繼續培養,棄去前2d死亡的雞胚。一般於接種後5~12d死亡,將死亡雞逐漸形成的卵黃囊自雞胚割離。並將其剪破,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卵黃囊膜,除去卵黃,夾取卵黃囊膜一小塊塗片,染色鏡檢。

細胞培養不利的一方面是必需有可以被檢測的感染組織或器官,這就要求採樣後要及時送到實驗室,運輸媒介要合適,不能混有青黴素,保持4℃或者液氮冷凍。

血清學檢測

農業部在2002年8月發布了農業行業標準《動物衣原體病診斷技術》,標準號為NT/T562—2002,並於2002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中規定了鸚鵡熱衣原體病主要採用:①補體結合試驗(CF)的直接法與間接法;②間接血凝試驗(IHA)技術。另外,在實際工作中,ELISA實驗也廣泛用於臨床診斷。

微量免疫螢光法(MIF)是目前國際上標準的且是最常用的衣原體血清學診斷方法,但在鸚鵡熱衣原體做診斷時應謹慎,除病人具有病鳥接觸史以外,血清標本應同時檢測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抗體並比較抗體滴度,以滴度最高作為感染的衣原體種,從而確定是否是鸚鵡熱衣原體,這三個衣原體種之間可能存在血清學交叉反應。

分子生物學檢測

分子生物學檢測體系是以基因檢測為基礎,通過對病原體特定基因的分析對該病原體進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的一種檢測體系。核酸雜交是最早套用於衣原體診斷的分子生物學方法。目前基於PCR原理的基因檢測技術由於特異性好、敏感性高,則逐漸成為衣原體分子生物學診斷的主流方法。

國外學者已成功建立以衣原體的外膜蛋白基因(MOMP、ompA、ompB)、熱休克蛋白、脂多糖基因為靶基因的PCR檢測技術。其中有普通PCR檢測、多重PCR、RFLP-PCR分析和PCR-ELISA和Real-TimePCR。SYBR Green標記與TaqMan探針最常用於Real-timePCR檢測中,檢測靶基因較多採用具有高度種屬特異性的衣原體外膜主蛋白MOMP基因。在臨床檢測中,與傳統的免疫螢光組化分析相比,Real-time PCR表現出較高的特異性,並且其檢測敏感性能達到10-1CFU相當的水平,使得Real-timePCR有望成為C.psittaci臨床檢測的一個快速、可靠的方法。

鸚鵡熱衣原體的鑑定還可以根據鸚鵡熱衣原體對四環素族抗生素、紅黴素及螺旋黴素敏感,對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鏈黴素和磺胺嘧啶鈉不敏感的特性進行藥敏試驗 。

環境與污染源

含鸚鵡熱衣原體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及塵埃等可污染環境。禽類及其養殖場、宰殺車間、羽絨加工廠、家禽和鳥類市場或其集散點、轉運場地或運輸工具乃至信鴿調教基地等均可能成為傳染場所。帶菌或發病的鳥類、家禽、野生水鳥、外觀健康但排菌的鸚鵡、金絲雀等觀賞鳥類是重要的傳染源。城鄉常見的鴿群可能是具有廣泛地區性的傳染源。帶菌患者咯痰對他人也有傳染性。此外患病流產的牛、羊、豬等也是傳染源。

家禽感染與人群發病關係的調查顯示,鴨類多是東歐和俄羅斯人群間的傳染源,火雞次之;美國的人群感染主要來自火雞;西歐各地則以觀賞鳥類中鵝鵡為主,其他如金絲雀及鴿等也是常見的傳染源,偶有從海鳥獲得感染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