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戊午拜復職奉祠之命

《鷓鴣天·戊午拜復職奉祠之命》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飽含著鬥爭勝利的豪情,也對當權的投降派寓有極大的蔑視與不平。作品生活氣息非常濃,一個詼諧的倔老頭躍然紙上。

作品原文

鷓鴣天·戊午拜復職奉祠之命
老退何曾說著官。今朝放罪上恩寬。便支香火真祠俸,更綴文書舊殿班。 
扶病腳,洗衰顏。快從老病借衣冠。此身忘世渾容易,使世相忘卻自難。

創作背景

辛棄疾在經過了公元1195年(南宋慶元元年)落職之後,次年,“所居毀於火”,是年秋又罷宮觀,按“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使任宮觀,以食其祿。”罷宮觀,就是斷了他的煙火。以前的積蓄被一場大火燒光了,以後的生活又沒有了來源,他此時可以說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以至他遣散了歌舞侍姬,最後甚至連夫人病了,沒有錢看病,只好把她身邊的最後的一個貼身侍女也送給醫生,拿來抵了醫藥費。後來雖然在偃湖又做了一間小茅屋。正如他自己說的“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小小的茅屋,連擋蔭的樹都沒有一棵,因為它太小太單薄,下起雨來,就似乎全為雨聲所包裹了。這和他當年在帶湖築的有棟百楹,“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頭,新荷十頃”比起來,實在是相差得太遠了。而且小小茅屋,更是“家徒四壁”,從他的“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就可見。
他的生活來源斷了,自己不得不去釣魚。他卻寫得非常的有情有趣。“行李溪頭,有釣車茶具,曲幾蒲團。”他釣魚仍不失身份,帶著擱魚竿的架子,倚肘的曲幾,還有茶具。可是孩子們卻不管這些,“兒童認得:前度過者籃輿。”一旦發現了這個釣魚的老頭,驚呼道:“嗨,快來看也,這釣魚的老頭,不就是前些時坐在轎子裡的那個老爺!”多么有情趣,又是多么大的變化啊!至於大人們就不同。正如他在《玉蝴蝶·杜仲高書來戒酒用韻》里說的“空使兒曹,馬上羞面頻遮。”一路上碰到不少舊部下,害得騎在馬上的他們,看到在道上步行的他如此窮相,反倒不好意思地把臉遮起,裝著沒有看見他的樣子。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四年之久,直到公元1198年(南宋慶元四年),他又拜集英殿修撰,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為止。這闋詞就寫於他聽到拜職奉祠的訊息之時。

作品鑑賞

起句七字:“老退何曾說著官”。“老退”當然有點裝面子。其實他不是因老致仕,而是被參落職的。南宋的歷史,可以說是戰和兩派鬥爭的歷史。兩派之起伏不定,也反映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彼消此長的關係。當辛棄疾罷宮觀時,名義上是說他“贓污姿橫,唯嗜殺戮,累遭白簡,恬不少悛。”實際是怕他“今俾奉祠,使他時得剌一州,持一節,帥一路,必肆故態。”“故態”無非是堅持抗戰。這就是抗戰有罪。當時奸相韓侂胄掌權,許多忠正之士都遭貶謫。所以他說“何曾說著官?”投降派掌權,真是連想都別想。其實當時要當官是很容易的。例如就在公元1198年(慶元四年),趙師睪遷工部侍郎,仍知臨安府。《續資治通鑑》卷155說:“師睪尹臨安,諂事韓侂胄,無所不至;私市北珠以遺侂胄諸妾。諸妾元夕出遊,市人稱羨,諸妾俱喜,爭為師睪求遷官,遂有是擢。”《宋史》還載:“侂胄嘗與眾官飲南園,過山莊,指其竹籬茅舍曰:‘此真田舍間氣象,所惜者欠雞鳴犬吠耳。’少焉,有犬嘷於叢薄之下,亟遣視之,京尹趙侍郎也。侂胄大笑。”這真是王安石說的:“雞鳴狗盜之徒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他根本沒有必要去和這類人同朝為官。所以稼軒這短短的五個字,看似平淡,實則寓有極大的蔑視與不平。
次句說:“今朝放罪上恩寬”,“放”當豁免講,稼軒復職原因《宋史》沒有記載。說“上恩寬”這當然是不得已的恭維之詞。“便支香火真祠奉”,“便”是雖然的意思,和“真”字相呼應。意思是說:這時復了宮觀,別看是支得幾個香火錢,卻是真正的“祠奉”啊。這畢竟還是一種政治待遇,是朝廷對他的一種不得已的認可;所以他不單是為有幾個香火錢而高興,更是為他的存在價值而高興。“更綴文書舊殿班。”“更”當豈字講,“便”、“更”其實都是一個意思。“綴文書”是裝訂圖書,這是對“修撰”這一職稱的恢諧。稼軒在帥建康時,所帶的職名是“集英殿修撰”,以後降為“秘閣修撰”,這裡說的“舊殿班”當是指的“集英殿修撰”。所以他高興地說:豈是為了能夠裝訂幾冊文書,而是恢復了我的帶職哩。可見稼軒所高興的,就是他又有了一線抗戰的希望。這希望更來自於朝廷不得不重新啟用他,這於他來說不能不是一種良好的轉機。
所以下闋寫他聽到這一訊息時的興奮。“扶病腳,洗衰顏,快從老病借衣冠。”他一聽到這個訊息,便馬上從病榻上爬了起來,叫快打水來,洗一洗一臉的晦氣。“快”就是“好”,凡問語好的,答語都曰快。“從”任他之意。這句省去了前面家人的問語。全句當是這樣的:家人見他這樣一軲轆爬了起來,就說,你的病還沒有好哩。他趕緊說:快,好了。接著又解釋說:老病了,隨它去。去,去,去,快去借套冠帶來——可憐他這時窮得連迎接聖旨的整齊點的衣冠都沒有了。隨即他自豪地說:“此身忘世渾容易,使世相忘卻自難!”非常自豪。意思是說:我可以很容易地忘卻這個世界,要這個世界忘記我,看來卻很難的哩!他完全是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和開頭的“老退何曾說著官”相呼應。神完氣足,可謂虎死不倒架。稼軒窮到了如此地步,一旦聽到了復職的訊息,一方面像個孩子樣的高興,另一方面,又保留著孤傲的倔勁。鬥爭勝利了,他不能不高興。所以這種高興從又有官做了看,就淺了;只有從鬥爭勝利了看,則這高興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充滿豪情的。這種高興,正是勝利者的愉快。

作者簡介

辛棄疾,南宋詞人。一生力主抗金,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後人遂以“蘇辛”並稱。有《稼軒長短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