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園村簡介
鷓鴣園村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縣李關鄉境內,距縣城6公里。依山傍水,中間為良田沃野,兩側峰巒重疊,終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且與青樹子人工湖和風光絢麗的野牛塘連成一體。綠蔭掩映的布依族村寨,不但是度假避暑的理想之地,而且這裡布依族歷史悠久,民風古樸,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其中的婚姻習俗更是獨具特色。鷓鴣園村發展
鷓鴣園村25個村民組1091戶4647人中,布依族、苗族人口占71%,由於少數民族村民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觀念較落後,2001年全村人均吃糧只有220公斤,純收入只有510元,是一個“吃糧靠救濟,用錢靠借款”的貧困村。1998年,該村女強人余必麗貸款1000元買來稻穀和小麥向公婆租地,種菜兩畝,當年她種菜純收入5000元。在一個40%的人家靠吃救濟糧度日的村,余必麗家靠種菜和養殖先富起來了。因為她的勤勞、善良和能幹,2002年初,余必麗當選為村支書,成了該村有史以來第一個女當家。余必麗上任後,為了圓村里娃娃們的讀書夢,爭取到了義教工程項目資金80多萬元,修建了400平方米的鷓鴣園國小教學樓。經過她的努力,全縣第一條通村油路項目終於在鷓鴣園村落戶了,山裡的山貨拉得出去,山外的東西和觀念涌得進來,村幹部們覺得工作更有價值,老百姓覺得日子更有盼頭。同時,又爭取資金30多萬元,建起了村里第一座蔬菜集貿市場。這些年,鷓鴣園村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網路,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幾年,油路通村,水泥路通往家家戶戶,村裡的山青了,水綠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2009年7月6日,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到這裡調研時,看到該村的變化,心裡十分高興,作了高度的評價,並把這裡作為他的鄉村旅遊聯繫點,隨後便委託省旅遊局局長付迎春同志到該村調研並指導該村建設鄉村旅遊。鷓鴣園村水源豐富、土壤肥沃,本來是一個種植蔬菜的風水寶地,但是由於過去民眾思想觀念不解放,沒有人站出來帶領大家發展蔬菜產業,老百姓是守著金山過窮日子。這些年,在村支部的帶領下,走上了致富路,一人富了不算富,村裡面還有一些困難的民眾,村支部要求一個黨員一年至少要幫扶3戶以上的困難民眾,作為一名黨員,我們就為困難民眾致富想辦法、找出路,為他們提供資金、技術支持”。
過去是“我說你乾,你乾我看”,現在是“做給你看,帶著你乾”,見了效益,民眾把良田都拿來種菜了。現在村里種植蔬菜的已有231戶,種植面積達1117畝,總產值達300多萬元。蔬菜遠銷興義、普安、貞豐等地。
全村民眾還大力發展經果林,栽種了500多畝梨樹、桃樹,去年僅梨和桃就增收30餘萬元。目前,鷓鴣園村農民人均吃糧為550公斤,人均純收入達3215元,分別是2001年的1.5倍和6倍。為進一步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推進鷓鴣園村旅遊業發展,該村黨支部組織村常務幹部、部分村民小組長、民眾代表11人到雲南呈貢、大理、民族村、麗江等地考察學習。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7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戶。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萬元;畜牧業收入2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肉牛5頭,肉羊10隻);林業收入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8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3戶,共鄉村人口317人,其中男性167人,女性150人。其中農業人口317人,勞動力161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白族、漢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6人,傈僳族4人,漢族17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7人,參合率8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4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水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六庫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2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6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農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救濟、救災物資發放情況。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阻礙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發展;2.土地貧脊,廣種薄收,生存條件惡劣;3.醫療設施缺乏,看病就醫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進村道路硬化,2.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種植;3.發展肉牛,山羊養殖形成一定規模;4.逐步完善教育,衛生醫療服務體系,解決看病就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