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李關鄉地處興仁縣城東南面,東鄰巴鈴鎮,南接屯腳鎮,西抵雨樟鎮,北面與城南、東湖街道辦事處連壤,鄉政府駐地距興仁縣城7.5公里。鄉境總面積62.83平方公里,全鄉轄4個行政村,80個村民組,61個自然村寨,3558戶,1518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8人,農業人口14842人,居住著漢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五種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又以布依族人口居多。全鄉耕地總面積12868畝,其中田6978畝,土地5890畝。森林覆蓋率為46%。境內有黃金、煤、頁岩等礦產資源,是興仁縣產煤鄉鎮之一。地理環境
李關鄉政府駐地距興仁縣城7.5公里。鄉境總面積67.47平方公里(折10.1205萬畝),約占全縣總面積的3.78%。鄉境處於東南暖濕季風、西南乾濕風和冬季大陸氣團控制的交接處屬低緯度的高原性北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屬暖溫冬乾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春季回溫早,但不穩定,常出現倒春寒;雨熱同季,夏季日照不足,雨水較集中;秋季降溫快,有秋風和綿雨出現;冬季冷暖乾濕變化大,常乾冬。平均溫度15.2℃,年均變化率為2℃,7月最熱,月均氣溫22.1℃;元月最冷,月均氣溫6.1℃。年均降雨量1319.2毫米,年均降水日125天,5至10月降水較集中。年均無霜期281天,年均日照1564小時。
民族人口
全鄉轄9個行政村,90個村民組,68個自然村寨,共3597戶、1671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6人,居住著漢、苗、布依、仡佬、回五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4.5%,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又以布依族人口居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5007 |
男 | 7813 |
女 | 7194 |
家庭戶戶數 | 352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4983 |
家庭戶男 | 7795 |
家庭戶女 | 7188 |
0-14歲(總) | 5315 |
0-14歲男 | 2770 |
0-14歲女 | 2545 |
15-64歲(總) | 8903 |
15-64歲男 | 4683 |
15-64歲女 | 4220 |
65歲及以上(總) | 789 |
65歲及以上男 | 360 |
65歲及以上女 | 42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4737 |
經濟建設
全鄉耕地淨面積14376.059畝,其中田7815.069畝,土6560.99畝。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蔬菜、油菜籽、豆類、花生、苡仁米、磨芋、芭蕉芋、竹木、桃、梨等。全鄉林木面積0.23萬畝,占總面積的23%。草山草坡面積0.27萬畝,占總面積的27%,有鄉林場2個,村林場3個2200畝,森林覆蓋率為23%。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儲量較大的煤、砂石、頁岩等。
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以工代賑資金300餘萬元,完成了李關、鷓鴣園村河堤治理改造工程、李關至屯腳引水工程、三昧塘渠道引水工程、田壩雙山排洪工程、田壩渠道引水工程,以及青樹子水庫防滲工程,新修提灌站2座,實建河堤8公里,渠道9公里,增加灌溉面500多畝。投資44萬元實施鷓鴣園、甲山、三昧塘、大山腳、李關、田壩、納舍、保駒8個村人飲工程,解決了2596人/136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爭取資金恢復了鄉自來水工程,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民民眾在產業結構調整上積極性很高,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為各村發展經濟提供便利條件,全鄉9個“一村一品”,村村有特色。這裡有供興仁縣城居民用水的“魯皂水庫”,水資源豐富。這裡還有青山懷抱的“青樹子水庫”,位於鷓鴣園村,距鄉政府駐地約4公里,交通便利,是你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經濟作物主要有:
三昧塘村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 花菇, 香信, 冬菇, 厚菇, 平樁菇。 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類。由於它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植物皇后”之譽。香菇不但具有清香味鮮的獨特風味,而且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據分析,每百克鮮香菇中,含有蛋白質12--14克,遠遠超過一般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含碳水化合物59.3克,鈣124毫克,磷415毫克,鐵25.3毫克;還含有多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乾香菇的水浸物中有組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天門冬氨酸及天門冬素、乙醯胺、膽鹼、腺嘌呤等成分。它們不僅是營養物質,有些還具有降低血脂等功效。近年來,美國科學家發生香菇中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這種物質有明顯的加強機體抗癌的作用。因此,人們把香菇稱為“抗癌新兵”。三昧塘村距鄉政府駐地1公里,該村耕地面積1373.22畝,其中田839.335畝,地533.885畝,水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發展香菇得天獨厚的條件,農民對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性很高,成立了香菇管理協會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了60畝。
納舍村香米
納舍村,距鄉政府駐地5公里,耕地總面積1059.495畝,其中田1033.895畝全部都是白鱔泥,產出的稻米與眾不同,米質油亮,煮飯香味濃郁,十分可口。該村現種植香稻100畝,預計產量15萬斤左右,現還有900畝稻田未種植。
甲山村荸薺
荸薺又名地栗、馬蹄,屬沙草科多年生淺水草本植物。地下球莖呈扁圓形,直徑約1厘米,可生吃,味甘,性微寒,含豐富的澱粉和糖。甲山村現種植荸薺200畝,產量預計可達1600-2000斤/畝。該村的水源好,土壤肥沃,適宜種植荸薺,成品荸薺果皮鮮紅、肉質白嫩。
鷓鴣園村無公害蔬菜
李關鄉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點位於李關鄉鷓鴣園村,距鄉政府駐地約4公里,交通便利,水量充沛,灌溉方便,氣候溫和。鷓鴣園村共有14個村民組,604戶,2339人,主要居住著布依、苗等民族。全村共有水田1115畝,旱地2119畝。村兩委班子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帶領全村村民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業。2004年爭取寧波對口幫扶資金15萬元,投資興建蔬菜噴灌設施,噴灌技術的使用,既節省了勞動力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2005年爭取到扶貧資金4萬元,幫助部分村民解決蔬菜種植啟動資金困難。2005年全村種植蔬菜300餘畝,其中規模種植無公害蔬菜200畝,主要採取“菜菜菜稻蔬菜種植”模式,即一年種植三季蔬菜,種植一季優質水稻。品種以早熟白菜、番茄、辣椒、棒豆、花菜、牛心菜、小青瓜、大蒜等為主,並根據不同的品種,採取了不同的育苗方式,其中以營養球育苗為主,從底肥到追肥,全部使用農家肥和沼液。蔬菜產品主要銷往普安的青山、樓下,安龍的龍山、魯溝,貞豐的龍場和本縣境內的下山、潘家莊、新龍場、巴鈴、屯腳和縣城等地。
領導分工
馬 俊:鄉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主持鄉黨委、鄉人大主席全面工作,分管黨風廉政建設、黨管武裝等工作楊 睿: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武裝、財政、民政、國土、統計、人口與計畫生育、安全生產等工作。
黃永敏:鄉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主持鄉紀委全面工作;協助書記處理黨委日常工作;協助分管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協助書記分管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分管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宣傳、工、青、婦、整髒治亂、關工委、農、林、水、牧等工作;聯繫機關組工作。
孟華鵬:鄉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主持政法委全面工作,分管維穩、信訪、綜治、司法等工作;協助鄉長分管林業;聯繫李關包村組工作。
李大勇:鄉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主持人武部全面工作;協助鄉長分管安全生產、交通、鄉企、國土、社會保障、新農合、新農保等工作;聯繫保駒包村組工作。
汪 濤:鄉黨委委員、人民政府副鄉長,協助鄉長分管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聯繫供電、電信、信用、供水等部門工作;聯繫鷓鴣園包村組工作。
雷連剛:鄉黨委委員、人民政府副鄉長,協助鄉長分管科教、文衛、食品安全、民族宗教、沼氣、農、水、牧、“一事一議”、危房改造、基礎設施等工作;聯繫大山腳包村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