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羽鎮

鳳羽鎮

位於雲南省洱源縣西南部的小鎮,風景秀麗,氣候適宜,適合旅遊。2000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在洱海的源頭,點蒼山雲弄峰背後,有一個聞名遐邇的白族x鄉鎮——鳳羽鎮,那裡,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文墨之鄉”的美譽,2000年又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因“鳳歿於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故名。手工藝品鳳羽硯台享有盛名。

基本信息

位置面積

鳳羽位於雲南省洱源縣城西南部,東鄰右所,西靠煉鐵,南接大理花甸壩和漾濞縣脈地鄉,平均海拔2200米,全鎮國土面積20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鳳翔村委會,離縣城18公里,距214國道20公里 。

歷史沿革

洱海之源 洱海之源

西漢以前,鳳羽壩還是高山湖泊的洪荒年代,湖西的水濱就有羅武人居住,過著漁獵為主的生活。後至漢前,楚將“莊喬開滇”率兵數萬入滇,原居住在西北高原的氏羌族群,有部份隨之遷居而來,在滇海區域,並形成許多部落。經鳳羽不再翻山入大理而滯留下來,定居湖東與湖西羅武人遙遙相對,面水而居,後來逐步強大,打敗羅武人,占領湖西。至唐代,由於地質發生變化,湖的東北岸出現裂口,湖水排乾,形成平坦的鳳羽壩,並形成一定規模的村落,後隨著外地居民不斷遷入定居,規模不斷擴大。南詔時鳳羽屬鄧川洲,到南詔晚期設鳳羽縣,大理國時設鳳羽郡,明洪年間歸併浪穹縣後設鳳羽巡檢司,民國時設鳳羽鄉歸洱源縣,新中國成立後至1956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設鳳羽鄉,1958年後先後改為鳳羽公社,鳳羽區等,1987年設為鳳羽鄉,2000年9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鳳羽鎮轄鳳翔、振興、源勝、上寺、白米、江登、鳳河、莊上、起鳳、振生十個村委會,共43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其中莊上村於2002年被州人民政府列為全州扶貧開發重點扶持村。

人口民族

2002年末全鎮總戶數7654戶,總人口31118人,其中農業30327人,人口密度167人/平方公里,境內有漢、白、回、傣、彝、納西等11個民族,其中白族人口30581人,占總人口的98.3%。

地理氣候

鳳羽鎮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形區域,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全鎮除莊上村委會和上寺村委會的大澗自然村屬半山區外,其它均屬壩區。鳳羽屬亞熱帶高原山地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3℃,最低月氣溫5℃(12月和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1℃(6——7月),年降雨量750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鎮內洪澇,春冬乾旱,低溫、霜凍和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經濟

“九五”實施以來,鳳羽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年均遞增3.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均遞增13.2%,財政收入年均3%遞增,糧食產量2%遞增。2002年該鎮經濟總收入93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1元,比九八年增126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總額1994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04萬元,年末存款餘額2150萬元,年末貸款餘額1705萬元。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農業

鳳羽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總耕地面積為33338畝,主產水稻、小麥、蠶豆、玉米,經濟作物有油菜籽、烤菸、啤大麥、白芸豆和大蒜,並已形成本地的支柱產業。特別是鳳羽油菜籽加工的香油,清香油亮,味色純正,具有低溫下不凍結,高溫不變質的特點,每年有1000多噸銷往各地,是該鎮的特產之一。2002年,全鎮糧食總產1632.2萬公斤,比1998年增長7.2%,單產379公斤,比1998年的340公斤年均遞增13公斤,增長11.1%。油菜總量由1998年的172.3萬公斤增加到2002年的242萬公斤。烤菸已成為一個穩固的支柱產業,2002年完成2150畝4826擔的種植任務,民眾實際收入206萬元。該鎮林果生產發展很快,境內除有國有林10多萬畝外,全鎮有林面積6萬多畝,果園6625畝,其中梅園15570畝,梨園810畝。水果產量達7718百公斤,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全鎮總茶園1225畝,已經採摘加工生產的有680畝。畜牧業在鳳羽有傳統的發展歷史,2002年,大牲畜存欄9180頭,其中奶牛3948頭,年出欄生豬17012頭。

鄉鎮企業

通過“九五”期間的努力工作,該鎮鄉鎮企業有了長足發展,到2002年該鎮有336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680人。營業總收入實現2350萬元,年淨利潤總額202萬元,實交稅金總額6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有國小九所,在校生3479人,國中兩所,在校生1257人,已實現了“兩基”教育,教學成績良好,2002年中、國小入學率分別達102.5%和99.3%,考試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堅持實施“三為主”,推行“三結合”,2002年全面超額完成各項指標任務,杜絕超生,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人口素質大大提高,計畫生育服務所成為州級達標服務所,提高了服務水平。全鎮有鄉級衛生院一所,村級衛生室九所,衛生醫療服務網點較多,保障醫療便利,民眾有較好的醫療保障,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健全完善,鎮上有一個三級文化站,各村都有圖書室,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民眾性文體娛樂活動組織活躍,1999年被省文化廳評為先進體育鄉鎮。

精神文明

鳳羽鎮黨委、政府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促使精神文明有了新的進步,民主以法制進一步健全。全鎮呈現爭創文明單位的良好勢頭,通過“十星文明戶”創建活動的開展,全鎮有608家十星級文明戶。全鎮有4家州級文明單位,12家縣級文明單位。另外,民眾重教育,重科技、重開放、反愚味、反貧困、反落後的意識不斷增強。通過村改委進一步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三五”普法取得顯著成效,人民民眾法制意識不斷增強。

資源條件

民族文化資源

一是保存豐富的文物古蹟,有元代的火葬墓群、帝釋山寺觀群、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建的鎮蝗塔等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並有鎮水塔,留佛雙塔、諸寶塔、鎮風塔等6座古塔。有始建於唐、明、清時代的文廟、武廟、鶴林寺、靈鷲寺、三教宮、積慶寺、本主廟、玉皇閣、魁閣等11座古寺廟。青石板鋪古驛道保存完整。三方一照壁、四合院的白族民居建築,整體風貌簡潔樸實,青石板古道、清澈的流水、鎮頭巷尾的古民居建築、古塔形成了鳳羽古鎮的風貌,具有較好的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

二是富有情趣的民俗活動,有鬧春王正月,田家樂、白族鞦韆會、清源洞會、黑龍王會、栽秧會、霸王鞭、白族服飾等極富地域特色的眾多的民族風情。正因為如此,2001年4月該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自然景觀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天然有序的灌溉分布,萬畝良田及鳳羽八景——清源洞、鳥吊山、二疊飛泉、天鏡池、道人石、帝釋山古建築群、鶴林海眼、十分水,極為明快地展現著這個被人們稱為“世外桃源”的風姿。該鎮自然 景區分布面積大,景觀多樣,其中鳥吊山的鳥類已知的有130餘種,屬十二個目、二十四科,有四十多種是中日候鳥保護協會規定保護的鳥類,具有很高的生態研究價值。

清源洞,位於鳳羽鎮的南都12公里左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對清源洞作了詳細記載,清源洞的流水碧綠,清流在洞外成湖,洞內有豐富多彩的石鐘乳,寬闊的迷宮,陰森的蝙蝠洞,城樓級地宮,游完洞內要花2—3小時,最深處是清源洞的出水口。

生物資源

(1)油菜資源,油菜播種面積15700畝,總產240萬公斤,單產158公斤,油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在全縣內都位居第一。

(2)林業資源,全鎮有林面積17354畝,森林覆蓋率為30.3%。

(3)梅子資源,現有梅子面積5570畝,梅子產量3970百公斤。

(4)茶葉面積1225畝,產量14.1噸。

(5)乳牛資源2002年末乳牛存欄3948頭,全年奶產量2698噸。

礦產資源

硅藻土儲量3818萬噸,具有開採價值的有1442萬噸,粘土質硅藻土2376.87萬噸,為中矽、中鋁、離鐵礦層、碎屑狀石英含量達31——45%。

水資源

自來水資源量為1.2億立方米,是高源明珠洱海的主要補給水源,現有兩座小電站,年發電量100千瓦時。

人力資源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鎮接受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口有273人,占總人口的0.88%,接受高中(中專)教育的人口有1685人,占總人口的5.44%,接受國中教育的人口有8250人,占總人口的26.6%。

土特產

鳳羽物華天寶,物產豐富,擁有諸多的土特產,有耗子洋芋(土生土長的馬鈴薯)、鳳羽小白糖、玉翠茶、鳳羽硯台、鳳羽菜籽油、楊梅醬、豆腐等等都是人們喜愛的和相互饋贈的首選物品。

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 水利上,完成了白石江流域治理;農業上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到2002年底完成2.1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促進農業生產連續豐收;能源建設上,建成了35千伏等級電壓變電站,克服了用電供需矛盾;交通上,完成縣鄉公路8.3公里彈石路面鋪設;通訊上,在村村通程控電話的基礎上,開通了行動電話。實現了村村通路,通電、通電話。為發展增強了後勁。

小城鎮建設 根據中央、省、州各級關於城鎮建設的要求和發展城鎮經濟的需要,鳳羽於2000年9月份撤鄉設鎮,緊接著大搞集鎮建設,完成了集鎮建設總體規劃和鄉域體系規劃,在此基礎上,投資630多萬元,完成95畝開發區“三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並建成占地10畝的新農貿市場和一幢商貿區樣品房,一座公廁。另外,立足優勢,努力申報,於2001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3年4月完成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為保護老鎮和新區的進一步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獲得榮譽

2010年12月,經專家評審,國家確定了38個鎮、61個村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我省賓川縣州城鎮、洱源縣鳳羽鎮、蒙自市新安所鎮、祥雲縣雲南驛鎮雲驛村名列其中。至此,我省新增了4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