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岡縣人民政府關於2010年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2.以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紮實抓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行動。 繼續深入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執法檢查,嚴防非煤礦山及相關企業安全管理滑坡。 2.以隱患治理和科技興安為重點,切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縣工業園區籌委會: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三項建設”,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10年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開展“安全生產落實年”、“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年”活動為主線,以預防為主、加強監管、落實責任和加強基礎建設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宣教“三項行動”,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監管隊伍“三項建設”,強化“兩個主體”責任,轉變監管方式,夯實基層基礎,構建長效機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隱患,推動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工作目標
全縣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控制在10起以內,死亡人數控制在6人以下(其中煤礦死亡控制數為1人;道路交通死亡控制數為2人),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確保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大事故起數、經濟損失下降;確保億元GDP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工礦商貿從業人員10萬人死亡率在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內;確保全縣“十一五”安全生產目標實現。
三、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
安全生產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重要實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政府履行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的基本職責,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雖然2009年我縣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隨著鳳岡發展的加快帶來的安全隱患在增多,加之全縣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形勢依然嚴峻。各鄉鎮、各部門和各單位務必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一切工作的始終,以對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警鐘長鳴,長抓不懈。
(二)強化管理,嚴格落實“兩個主體”責任
1.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行政、經濟、法律手段推動企業健全安全生產責任與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積極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把“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落實到每個法人代表心中,把“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落實到每個員工心中,切實把安全生產隱患自檢自查自改工作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每個員工。
2.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制,圍繞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逐級簽訂安全生產包(保)責任書,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著力構建“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民眾監督參與,社會廣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各鄉鎮各部門要履行對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的基本職能,要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主要內容納入總體發展規劃之中,同安排、同落實、同檢查、同考評和獎懲。改進工作考核方式,實行工作過程和工作結果雙重考核。縣安委會及其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督促行業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推動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
3.全面實現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控制目標。認真對照“十一五”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深入分析影響和制約全縣安全發展的因素,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確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控制目標。
(三)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
1.以健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為載體,紮實抓好安全生產執法行動。以打擊“三非”專項行動為重點,健全組織、落實責任、制定方案、強化督查,深入開展打“三非”、反“三違”、防“三超”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和依法查處煤礦和非煤礦山非法開採、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經營、道路交通非法營運和人員密集場所非法經營以及其他各種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為進一步調動安全生產執法工作積極性,提高執法效率,增強執法效果,有效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縣人民政府從安全生產專項經費中列支20萬元對查處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的有功執法部門和單位進行獎勵。凡對安全生產非法違法人員移送公安機關拘留5天以上的執法部門和單位獎500元/起;對重大安全生產隱患進行舉報的,經查實,按《貴州省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事故瞞報謊報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黔府辦發〔2009〕142號)有關規定進行獎勵。
2.以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紮實抓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著力強化源頭管理,嚴格行政許可,嚴把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掛牌督辦、整改銷號、責任追究等制度,集中力量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和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制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重點治理,重點突破,不斷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
——道路交通專項整治。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進程,深入實施“暢通工程”和創建“平安暢通鄉鎮”工作,努力提高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群防群治社會化管理模式。加大源頭管理、日常管理、路面管控、事故倒查等監管力度,全面推進客運車輛和危險物品車輛GPS監控系統套用,嚴把駕駛人考試關、機動車登記和查驗關,認真抓好對客運企業、客運車輛、客運駕駛人的監督管理。建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夯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礎工作。繼續開展公路隱患排查治理,逐步完善安保設施,在臨崖、臨水等危險路段增設警示牌,修建防撞牆或護欄。加強在建公路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和道路暢通。
——煤礦專項整治。圍繞“煤礦建設攻堅年”工作要求,紮實推進整合和擴能技改煤礦建設,按期完成安全生產“三同時”驗收。繼續深化煤礦整頓關閉與瓦斯治理兩個攻堅戰,突出抓好瓦斯治理、頂板管理、技術改造和隱患治理工作。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煤礦頂板管理的監督檢查與業務指導,支護方式和頂板管理不達標的企業,有關部門要督促其強行整改,遏制頂板事故發生。強力推進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瓦斯治理示範礦井建設,進一步提升煤礦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完善運行機制。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行為,有關部門要建立聯動機制,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防已關閉礦井“死灰復燃”。
——非煤礦山專項整治。繼續深入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執法檢查,嚴防非煤礦山及相關企業安全管理滑坡。全面啟動非煤礦山安全標準化工作,井工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礦井達100%,露天採石場2010年6月底前實現整合關閉20%的工作目標。加大非煤礦山“三同時”工作的監管和現場審查力度,從源頭上把好安全生產條件關。強化尾礦庫隱患治理和有關遺留尾礦庫閉庫工作,確保尾礦庫安全運行。
——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全面開展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套用阻隔防爆和運輸監控等安全適用技術,擴大危化品道路運輸區域監控聯動機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進一步推進危險化學品登記工作。切實抓好對危化品儲存單位的風險評估,加強對使用液氧、液氯、劇毒等重點單位的安全監管。
——煙花爆竹專項整治。繼續開展煙花爆竹行業生產基礎設施的安全改造工作,加快煙花爆竹“五化”(工廠化、標準化、機械化、科技化、集約化)進程。開展違法使用氯酸鉀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打擊煙花爆竹行業的非法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非法作坊。合理布局煙花爆竹零售網點,強化安全監管和指導,避免形成煙花爆竹銷售一條街。
——民爆物品專項整治。以現場管理和流通使用等環節為監管重點,嚴格審批、嚴格管理,紮實抓好民爆行業“四超”(超員、超儲、超產、逾時)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私制炸藥的非法窩點和非法運輸、交易、使用民爆物品的行為。
——消防專項整治。把消防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範疇,加強農村志願消防隊伍建設。認真開展火災隱患排查,以賓館、飯店、商場、歌舞廳、網咖等人員密集場所為整治重點,加大掛牌督辦的重大消防隱患整改力度,繼續加強農村50戶以上村寨火災隱患的整治,切實消除火災隱患。進一步加大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建築施工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在建工程隱患排查,以防範腳手架、超重機械倒塌、施工坍塌和觸電、高處墜落事故為重點,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確保全全施工。
——水上交通專項整治。水上交通以渡口渡船和防碰撞、防泄漏為專項整治重點,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嚴肅查處非法載客、超載等違法行為。
——職業衛生專項整治。建立和完善職業病害管理體系,加大現場職業危害監督檢查和治理力度,嚴格執行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備案管理制度,依法嚴查職業危害事故和相關違法行為。
——其他行業和領域專項整治。加強農業機械和機車安全管理,繼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農用車和機車非法載人行為。以鍋爐、壓力容器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嚴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關。大力開展學校周邊環境和校舍安全專項整治,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強學校樓道、消防疏散通道專項檢查,嚴防擁堵、踩踏、火災事故的發生。認真排查治理糧食倉庫等有限空間安全隱患並及時整改。同時,電力、旅遊、漁業船舶、氣象、林業、環保、衛生、公路、城管、工商、經貿等行業領域要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努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3.以增強全民安全生產意識為著力點,紮實抓好宣教行動。繼續創新宣傳教育模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縣安監局要在2010年辦好鳳岡縣中介培訓機構,並認真組織開展全縣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以第九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以及“安康杯”、“青年安全示範崗”等活動,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拓寬輿論渠道,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獎勵制度,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及時受理信訪舉報案件。繼續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勞動、經貿、煤炭、建設等部門要將安全知識納入農民工技能培訓內容。
(四)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1.強化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理順和完善安全監管體制,落實機構職能和人員編制。認真落實《遵義市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檢查督查責任制度》、《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制度》、《鳳岡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五項制度》等制度,進一步制定完善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以企業和基層為重點,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通過創建工作促進安全發展。繼續深入開展平安企業、平安礦區、平安街道、平安鄉鎮的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和補充安全生產示範企業、交通安全示範村、農機安全示範村和消防安全示範村等新的創建內容。
2.以隱患治理和科技興安為重點,切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縣財政預算60萬元安全生產專項資金,保障隱患治理和安全技術改造、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安全生產科技推廣、安全生產管理裝備、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事故處理和安全獎勵等方面的必要經費。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和全面落實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鼓勵高危行業參加商業保險。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聯動機制,修訂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戰綜合演練,做到信息暢通,出警迅速,處置有序,安全施救。進一步完善煤礦瓦斯檢測監控系統,加快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試點項目建設,努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推進科技興安。
3.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抓好專業技術和法律法規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能力和指導服務水平。各鄉鎮要加大對基層安監工作的投入,必須按照縣的比例將安全生產經費列入預算,配齊配強安全監管人員,配備必要的安全監管設施設備,著力為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五)採取“五鐵五嚴”措施,嚴格查處事故和行政問責。嚴格按照“五鐵五嚴”(堅持以鐵的意志嚴查,堅持以鐵的手腕嚴治,堅持以鐵的決心嚴打,堅持以鐵的措施嚴管,堅持以鐵的心腸嚴究)要求對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安全生產事故責任人進行嚴格查處。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要求,正確處理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失職瀆職受追究與盡職盡責的關係,確保對事故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處理到位,確保事故按期結案率達100%。全年突破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每死亡1人繳納責任金1萬元,每發生1起較大事故繳納責任金5萬元,每發生1起重大事故繳納責任金8萬元,每發生1起特別重大事故繳納責任金15萬元。
加強責任過程監督,注重事前問責,減少事後處理,要認真落實《鳳岡縣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制度》(鳳府辦發〔2010〕10號),對安全生產指標控制不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不力、安全監管不到位、任務完成較差的地方和部門適時進行警示談話,隨時警醒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探索和健全事故預防體系。全年未突破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按照年終考核綜合測評得分由高到低評出一、二、三等獎,由縣人民政府予以獎勵。
(六)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認真落實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著力從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深入調研、廣泛借鑑入手,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高質量完成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編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