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合鎮

鳳合鎮

鳳合鎮位於雲南省尋甸縣縣境西北部,距尋甸縣城97公里,距雲南省會城市昆明140公里。地處東經102。56′至103。11′、北緯25。43′至25。54′之間,平均海拔2070米。東鄰金源鄉、紅土地鎮,西接倘甸鎮,南接甸沙鄉,北鄰聯合鄉,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一般。 全鎮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2009年末,全鄉總戶數9859戶,人口39244人,其中:農業戶9148戶,農業人口37898人;非農戶數711戶,非農業人口1346人。農業人口中,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23972個;從事農林牧漁業人數19253人;從事第二、三產業人數為3980人,分別占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的80.3%和16.6%。

地理環境

全鎮土地總面積233.4平方公里,土壤主要為紅壤土、黃棕壤土。境內河流有牛街河、新城河;擁有大小水庫6座,年儲水量285萬立方米;區域內年平均氣溫14.5℃。年降雨量1132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馬鈴薯等農作物。

一、基本情況

1.自然地理。鳳合鎮位於昆明市北部,倘甸產業園區和轎子山旅遊開發區東部,距昆明140公里,距倘甸鎮12公里,處在昆明一小時經濟圈範圍內。國土面積233.4平方公里,全境地形狹長,從東南到西北,略呈長方形。東部山樑較高,最高點可見金源、甸沙壩子,南部是全鎮最高點馬龍山,東西中間有東倘公路、銅礦公路過境,高山深谷,地形複雜,高差較大,海拔最高點為馬龍山,最低點為灑地海,海拔在2015至2560米之間,鎮內河流屬金沙江上游普渡河水系,稱洗馬河。境內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2015米,平均海拔2287.5米。最高氣溫23.9℃,最低氣溫2.0℃,平均氣溫14.5℃,年均日照2101.8小時,無霜期255天。年均降雨量1132毫米。

2.資源環境。全鎮耕地面積30834畝,人均耕地0.77 畝,其中水田11019畝,旱地19815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烤菸、馬鈴薯等作物;有林地14.3萬畝,其中經濟林果6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6畝,主要種植核桃、獼猴桃等經濟林果,森林覆蓋率達37.5%。年有水總量1.33億立方米,年產水量4000餘萬方;山區村委因氣候惡劣,主要以種植和養殖為主,民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經濟落後,大多數民眾處於基本解決溫飽的邊緣,部分民眾還居住著土坯房,少數邊遠貧困山區還存在人畜共居,衛生條件極差。壩區由於土地平整,耕作條件明顯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相對較好,住房主要以土木機構的瓦房為主,部分民眾居住著磚混結構的平房,家裡電器基本齊備,大部分民眾也向小康邁進,這部分農村已初具新農村的雛形。

3.人口教育。全鎮轄13個村委會106個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人口4.2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5771人,占總人口的61%,貧困人口13000人,占總人口的33%。鎮區有學校13 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12所,在校學生4846人,教職工332人。13所學校占地104922平方米,建築面積37257平方米,經縣級認定,危房面積14350平方米(B,C級8172平方米,D級6178平方米)。

4.基礎設施。鎮區境內通電、通訊網路全覆蓋,人民生活用水以自來水為主,自來水普及率達70%。有中型水庫1個,小(一)型水庫1個,小(二)型水庫5個,總庫容1573萬方。正在申報老里凹小(一)型水庫建設,年蓄水2000萬方,水利化程度達45%。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100%,村內道路硬化完成89村,占總數86%,未實施硬化的村間道路有74公里。

5.經濟發展。2014年全鎮糧食總產 13997 噸,農民人均有

糧350公斤,比上年增0.3%,全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3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收入1.12億元,占總收入的85%;第二產業收入938萬元,占總收入的7%;第三產業收入 962萬元,占總收入的8%。農民人均純收入2440元,完成財政收入1072萬元,儲蓄存款餘額達3.6億元,貸款餘額達1.4億元。

2014年,個私經濟從業人員2500人,效益明顯的私營企業有磷肥廠年產值2040萬元、6個磚廠年產值970萬元、松茸酒廠年產值80萬元、泵龍馬鈴薯種植年產值319萬元、倘浩水產養殖年產值81元、晟瑞果蔬種植年產值226萬元、天邦水泥製品年產值518萬元、民生生物年產值941萬元。2014年鄉鎮企業完成營業收入4133萬元,實現增加值886萬元,繳納稅金 37萬元。

二、發展優勢

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形成一些優勢:

1.水資源豐富。全鎮年產水量1.3億方,加上過境水量,全年達2億方。現有木戛利中型水庫1個,王家灣小(一)型水庫1個,大黑龍、龍潭箐、大雙林、磨松箐、都魯小(二)型水庫5個,總庫容1573萬方,即將建設的老里凹小(一)型水庫,年蓄水可達2000多萬方,對今後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土地資源豐富。全鎮實有土地12萬畝,其中水田1.5

萬畝,緩坡耕地5萬畝,為工業發展、集鎮建設、農業產業

化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3.生態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約為40%,且森林質量較高,形成較為宜居的生態環境;

4.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勞動力為1.6萬人,其中主要勞動

力都在外打工。近年來,在經濟收入增加的同時,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加之文化教育的發展,一批又一批有一定水平的人才逐步湧現,為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5.區位優勢明顯。“兩區”成立,使鳳合鎮從過去離縣城100公里轉變為離管委會10公里,成為管委會半小時經濟圈範疇,信息的傳遞、工作的溝通與協調非常方便,為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機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