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寺塔

鳳台寺塔

一個磚塔,用於供奉舍利子的地方。

簡介

鳳台寺塔位於新鄭市區南洧水河南岸。這裡是座四面環溝的土台,傳說是春秋時期鄭莊公望母的地方,史稱“莊公望母台”。
莊公望母台的北面是洧水,碧波瀲灩,燕飛魚躍,東西南三面翠谷中,百花吐香,蜂飛蝶舞。高台上林木蒼翠,煙雲繚繞,古傳常有鳳凰落於台上,人稱鳳凰台。台上建成寺院,叫鳳台寺。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至1085年),宋人在鳳台寺側建塔,稱鳳台寺塔,距今已900多年。
鳳台寺塔是一座六角九層疊澀密檐式磚塔,高19.10米,基部周長13.38米。塔身呈園錐體由水磨青磚砌成外壁,灰漿添縫,造工精細,古樸雄偉,甚是壯觀。

布置

第一層的東壁有拱券門,青石門楣,上檻和門框皆為青石,上邊刻有塔銘,下面有武士浮雕像。拱券門內為塔心室,高2.01米,上頂收縮成六角藻井。第二層隔角有一半園形假券門。第三層至第八層,出檐結構與一、二層相同。第九層無門,頂巔置有塔剎。塔身外檐的每層倚角處,有木質角梁,梁下懸有風鈴,細風吹過,鈴聲響遍四野。
塔身台基下面築有地宮,用以供置舍利子或安葬和尚。地宮東壁有半園拱門、石門扇,門外斜砌封門磚。宮內壁上用彩色繪有各種花卉、人物、飛禽,姿態生動,形象逼真。
鳳台寺已毀於戰亂年代,古塔尚存。1986年11月21日,該塔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