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畫

魚皮畫

魚皮畫是赫哲族的傳統藝術,曾被稱為無紙剪紙,通過對魚皮的剪下、貼上和鏤刻,就能創作出讓人叫絕的精美圖畫。 具有觀賞、收藏、傳承價值的魚皮畫,製作過程比較複雜。“首先要把畫有創作題材的畫紙剪下,並拓印在紙板上。然後按照紙板上畫的形狀,剪出同樣形狀的魚皮。最後將裁剪好的魚皮貼在背紙板上,著色裝裱。

基本信息

簡介

魚皮畫魚皮畫

魚皮畫是用魚皮鏤刻和剪貼的畫,曾被稱為“無紙剪紙”。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魚皮畫圖案在保持民族風格的基礎之上,吸收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並不斷創新,反映本民族生產、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魚皮畫種類豐富多彩、造型各異。從內容上多是表現赫哲族人傳統的日常生活畫面,也有一部分是表現赫哲族人的宗教信仰。

藝術起源

魚皮畫魚皮畫

魚皮畫的工藝源於傳統的魚皮紋飾剪貼技藝。這種剪貼技藝雖然出於裝飾,用魚皮剪刻成各種花紋和圖案,經染色等藝術加工後貼上或緝縫到衣服、器物以及薩滿神服、神具上,是赫哲族及其先民的特色文化。這些花紋和圖案絕大多數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這一族群先民們嚮往美好的生活情操和追求藝術的審美情趣,但是這些物品並不是獨立存在的用於觀賞的藝術品,只是附屬於實用衣、物的裝飾品。它們只是廣義的藝術品,生存和生活藝術的藝術品。

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魚皮裝飾的載體——服飾、器物隨之演變、轉移,而裝飾藝術的本體凸現出來。它不再需要一個載體作媒介,而直接作為藝術品走入赫哲人的生活。以赫哲人為主體的一批民間藝人,汲取了魚皮服裝,魚皮器物,魚皮紋飾以及魚皮薩滿服飾中的藝術營養,傳承下來加以發揚光大。他們有的推陳出新,有的另闢蹊徑,創造出一大批風格相迥,內容各異的魚皮鏤刻與魚皮剪貼畫藝術作品。古老的魚皮剪貼技藝是現代魚皮鏤刻與剪貼藝術的根,如果沒有先人的魚皮紋飾剪貼技藝,就不會有現代人的魚皮鏤刻畫和剪貼畫。

魚皮鏤刻和魚皮剪貼畫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藝術品 ,從何時出現,早期形式內容如何,目前(2014年)尚無明確記載。現存並見於記載者,較早的是呂品在《赫哲美術探尋錄》中介紹:於1982年夏在撫遠的黑龍江邊蒐集到11幅古舊斑駁的赫哲人剪鏤圖畫。這些“鏤花藝術”作品後經赫哲民間文藝家韓福德命名了赫哲語題目。專家經分析研究認為,其中有3幅魚皮鏤刻:“佳木他”、“特木特肯”、“庫瑪克”。

藝術題材

魚皮畫魚皮畫

現代魚皮畫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取材於赫哲民間崇拜習俗的“拜山神”、“拜火神”,取材於圖騰崇拜的“闊里”,取材於赫哲人原始狩獵生活的“地弩”、“窟窿箭”,謳歌赫哲人翻身解放後幸福生活的“赫哲人的婚禮”、“烤塔拉哈”、“頂槓”,“前程似錦”、“高瞻遠矚”和“吉祥如意”。

薩滿舞

薩滿舞 堪稱魚皮剪貼畫的一個新品種,把北方少數民族薩滿舞的姿態用魚皮剪貼得酣暢淋漓,各具千秋。薩滿舞起源於薩滿跳神活動,特別是受赫哲族群體性的跳鹿神活動影響很大。薩滿及薩滿信仰已經不存在了,但作為薩滿文化的外在形式薩滿舞卻成為今天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被搬上舞台。成為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根基的現代舞。在赫哲族烏日貢 大會上,鄂倫春古倫木沓節 上,滿族的莫勒真大會上,以及曾經共同信仰薩滿教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都有一個共同的活動——跳薩滿舞。

送魂薩滿

魚皮畫魚皮畫
講述的是,在遠古時代,一對老夫妻精心撫育著他們唯一的愛子;然而炎熱的太把孩子曬死了,老夫妻悲痛萬分,父親要把太陽射掉;老人箭藝高超,射掉了太陽;在回家路上,削了神偶,折了柳枝,準備為兒子送魂;最後他們含著悲痛把兒子的靈魂送往陰間,從此他是第一個送魂薩滿。畫中把老人的愛子之情、失子之痛和對“萬物有靈”的篤信全部刻畫了出來。人間真情掩蓋了迷信色彩,情致感人。

過陰追魂與死而復生

講的是赫哲族人們對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讚美和追求。此作品刀法嫻熟細膩,形象流暢生動,堅貞不渝的愛情躍然於魚皮之上。

神鷹闊里

“闊里”是赫哲語鷹的稱謂。鷹神 或鳩神是赫哲人崇拜的重要圖騰之一。她是能變換成少女、少婦,常給莫日根做妻子,幫助莫日根戰勝惡魔的女性,是人們崇拜的偶像和追求的目標。

魚神

魚是赫哲(那乃)人的衣食之源,甚至傳說他們就是魚的後代,因此魚神是他們普遍信奉的神祇。每當漁民出江捕魚前都要祭祀魚神 ,祈求保佑平安、豐收。

製作工藝

魚皮畫魚皮畫

使用魚皮作畫,首先必須對魚皮進行加工處理。一般採用大馬哈魚的魚皮。手工費時大約3天,要經過剝製,晾乾去鱗、晾曬魚皮、捶熟、漂色等許多細緻環節。魚皮畫根據製作工藝不同,分為貼上和鏤刻二種,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有些初看上去,畫面極其相似,但是創作技法卻大有不同。後者更接近於剪紙,大的工序就是一道:剪或刻,而前者更接近於“布貼畫”、“麥秸畫”或“牛角畫”等藝術品,它的創作工序則至少是兩大步:剪和貼。

貼上畫

貼上畫製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後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這一步驟特別重要,首先要確定要貼上的部位,來選則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後,就可往底紙進行貼上了,一幅魚皮畫也就完成了。一般說來適於粘生活方面的事物,還有動物、人物等等。

鏤刻畫

魚皮鏤刻是先選好魚皮,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大的魚皮,有陰刻和陽刻兩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也可直接剪制)經過剪刻完成。此種方法不適於剪刻過於複雜的圖形,因魚皮質地較硬,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張畫而已。

價值

文化價值

魚皮畫是赫哲人寶貴的遺存文化,有著重要的藝術和研究價值。魚皮畫材料獨特,反映了濃郁的地域特色,令人一望而知源於北方、來自水濱,是捕魚民族的創造。

魚皮畫魚皮畫

1、藝術收藏價值。

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瀾,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其風格古樸,粗獷,而且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美術材料不可取代的,也非是人工模擬能夠完成獲得。自然收藏幾十年不會變質,是藝術收藏的珍品。

2、研究價值

魚皮畫的內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審美追求與信仰崇尚,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赫哲族有豐富的神話傳說,很多情節和人物在魚皮畫中有所在描述。透過這些神話故事,可以理解赫哲族人對於世界的看法。分析魚皮畫的圖案,可以了解赫哲族其他北方民族的審美觀。研究魚皮畫的加工製作過程,則有助於人們認識赫哲族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和生產技術。

經濟價值

魚皮畫具有鮮明的黑龍江地方特色,工藝獨特精美,是紀念和收藏、饋贈佳品。經過藝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藝術和文化含量不斷得到加強,並且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展會,廣受好評,已經初步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商家企業能夠重視扶植,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有望和樺皮製品等民族工藝品一道成為黑龍江的標誌性旅遊紀念品,並打入國際市場。

藝人

劉生

劉生是以魚皮鏤刻見長的民間女藝人,突出特點是在整張魚皮上完成作品,外部輪廓保持了完整的魚皮形狀,而內容是千姿百態。在廣義的魚皮畫中可謂蹊徑另闢,一幟獨樹。她的作品大多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的“連環組畫”,間或帶有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的鮮明印痕。

呂品

侯寶全侯寶全

呂品於1982年夏在撫遠的黑龍江邊蒐集到的赫哲人剪鏤圖畫中有1幅“跳單錄”,是一幅魚皮剪刻後又貼上的畫作,類似於現代鏤刻與剪貼相結合的手法,或可姑且稱之為“過渡作品”。“跳單錄”中的“單錄”本意是石頭,據說在這裡可以“引伸為‘石祖’”。圖畫中,剽悍的人們圍繞成一個圓圈,奔騰舞蹈。

侯寶全

侯寶全,哈爾濱黎明鄉紅星村人,四歲時因摔傷殘疾。2010年,侯寶全參加省殘聯組織的活動時,偶然間看到現場有免費培訓製作魚皮畫,從此開始學畫。到2014年1月,他三年剪出千張魚皮畫,剪子磨短了2厘米。2011年的濕地節中,侯寶全參與創作的《哈爾濱松花江濕地風光》一畫,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魚皮畫之最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