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梆

「木魚響,不得入堂,或令行者取缽,堂外坐。 另外《晉書‧張華傳》記載,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張華取四川桐材雕成魚形擊鼓,石鼓果然大鳴,聲聞數里。 這裡所說的,都只是指撞木本身做成魚形,但跟魚梆合起來想,並無不同。

木魚響,不得入堂,或令行者取,堂外坐。」(南宋‧無量宗壽撰《日用軌範》,又稱《入眾日用》、《日用小清規》)
「木魚,齋粥二時,長擊二通;普請僧眾長擊一通;普請行者二通。」(元代百丈山德輝禪師《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
其實魚梆的來源,也即是打擊樂器的一種,中國人在古代就懂得利用木頭的質性,以濡木撞擊磬,而與魚產生關聯,恐怕比運用到佛教法器上還早。
傳說古時海中有鯨魚和一種名為蒲牢的海獸,蒲牢素來怕鯨魚,鯨擊蒲牢,則蒲牢大叫,後來的人就在鐘磬上雕蒲牢之形,並將撞木雕成鯨魚的形狀,以求聲音宏亮。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鍾」句,證明傳說的事實源由。
另外《晉書‧張華傳》記載,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槌之無聲,張華取四川桐材雕成魚形擊鼓,石鼓果然大鳴,聲聞數里。所以宋‧道誠撰《釋氏要覽》更引述道:「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椎,今寺院木魚者,蓋古人不可以木朴擊之,故創魚象也,又必取張華相(桐)魚之名,或取鯨魚一擊?勞(蒲牢)為之大鳴也。」
這裡所說的,都只是指撞木本身做成魚形,但跟魚梆合起來想,並無不同。
由於魚梆的作用,跟鐘磬一樣,都用來做為號召的信號,所以不只寺院才使用,以前衙門就設有這樣的梆,《水滸傳》第一回即有:「梆子響時,誰敢不來?」只是「三才圖會」所畫的梆,作鰲魚狀,與現在日本長崎興福寺(明末中國黃檗宗禪僧所建)所見者一模一樣,應不屬於官衙所用者。
古代於夜中報時之更鼓,也有採用梆子的,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也記載一則以木魚報曉的事:「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亦各分地方日間求化,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
「三才圖會」又記梆是用來擊節的拍子木,南方的彈詞,廣東稱為木魚書,不知是否指擊打魚梆說說唱唱?
木魚也是民俗音樂中的樂器,今日南管音樂皆可見之。一七九三年刊行的李平《揚州畫舫錄》卷十一載有「十番鼓」合奏,佐以「木魚檀板」。
據聞日本近年甚且利用木魚為爵士樂之伴奏樂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