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猿人

魁梧猿人

魁梧猿人,1939、1941年,在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的桑吉蘭發現早期直立人化石。1945年被定名為魁梧人古爪哇種(Meganthropus palaeojavanicus)。

簡介

魁梧猿人魁梧猿人
發現在印度尼西亞的早期直立人化石。1939、1941年,孔尼華在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的桑吉蘭找到兩塊下頜骨破片。1945年F.魏登瑞根據這兩塊下頜骨破片,定名為魁梧人古爪哇種(Meganthropus palaeojavanicus)。

1953年,P.馬克斯又找到一塊下頜骨破片,先後共找到3塊下頜骨。這3塊下頜骨比任何已知的現代人都大,頦孔處下頜骨的厚度為19.3~28.0毫米。這樣的下頜厚度和大猩猩相近,僅次於巨猿。不過它也具有不少人的特點,如沒有猿板,頦孔的位置很高,前臼齒是兩個尖,第一前臼齒比第二前臼齒小等。與人類化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麗牛和劍齒虎等。其時代為早更新世。

1952年又找到一塊下頜骨破片,也被歸入魁梧猿人。此外,1939年發現的一件殘破下頜骨曾被定名為疑似猿人,也被歸入魁梧猿人中。下頜骨比現代人大;頦孔處骨的厚度為19A3—28A0毫米,和大猩猩相近,僅次於巨猿。它也具有人的特點,如沒有猿板,頦孔的位置很高,前臼齒具兩個尖,第一前臼齒比第二前臼齒小等。與人類化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麗牛和劍齒虎等。其時代為早更新世。有古生物學家將其置於南方古猿類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