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鬱南縣誌(1979—2000)》,肇始於2002年,2007年總纂成初稿後,經多次反覆修改、校正、補遺完善,至2011年底定稿付印,歷時九載。今全書告竣,乃是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省市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精心指導,全縣各有關單位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人士熱心支持的結果!
2003年縣方誌辦派員參加省地方史志辦舉辦的縣誌主編培訓班學習。嗣後,縣委、縣政府調整充實縣誌編纂委員會成員,並撥出啟動資金,購置空調機、電腦、複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同年7月,縣地方志辦開始草擬縣誌篇目,8月完成篇目徵求意見稿。2004年2月,縣政府召開全縣新一輪修志動員大會暨修志骨幹培訓班,全縣修志單位150多人接受修志理論和業務知識培訓。縣政府聘請6位退休人員任縣誌編輯,動員縣直屬75個單位和15個鎮共200多人參與編寫縣誌(包括部門志、專業志)資料長篇。 至 2006年12月,形成800多萬字的縣誌資料長篇。
詳情
2007年1月,縣誌總纂室成立並立即投入日常工作,對縣誌篇目進行修改,補充、核實資料,總纂統稿,至是年底形成縣誌總纂稿。2008年10月修改形成徵求意見稿,同年11月形成評議稿。2009年1月5—6日,市地方志辦在我縣政府會議室召開《鬱南縣誌》稿評議會,省地方史志辦、市地方志辦的領導、雲浮市兄弟縣(市、區)地方志辦的領導,肇慶市封開縣、德慶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蒼梧縣的同行等參加會議,並對《縣誌》評議稿作了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會後,縣地方志辦組織力量,認真梳理各方意見,對志稿進行精心修改。是年10月中旬,形成《鬱南縣誌》複審稿,11月,送市地方志書審查委員會複審。是年12月10日,《鬱南縣誌》複審會議在雲浮市召開,會後,縣地方志辦按照《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對照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志稿作進一步修改完善。2010年3月初,將《鬱南縣誌》複審稿上送覆核。是月29日,經市地方志書審查委員會《鬱南縣誌》複審會議覆核,同意《鬱南縣誌》複審稿通過複審。此後,縣地方志辦對縣誌稿再作修改完善,4月底,形成《鬱南縣誌》終審稿並上送。6月10日,市地方志書審查委員會在市人大常委會五樓機關會議室召開《鬱南縣誌》終審會議,出席會議的市地方志書審查委員會成員有:招炳德、潘建成、李慧敏、陳卓韜、蘇少峰、杜樹勛、吳其深、林文前、陳英林、莫輝龍、黎炳燊、鄭炳炎。省政府地方志辦巡視員譚雲龍、業務處副處長呂漢光到會指導;鬱南縣副縣長莫洪森,縣地方志辦主任、縣誌主編(總纂)鄭燦新列席會議。會議提出了縣誌終審稿修改意見。縣誌辦對照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志稿再作進一步修改完善。2010年9月把《鬱南縣誌1979—2000》終審修改稿送市地方志書審查委員會,同年11月29日通過終審。2011年8月縣委縣政府決定出版發行。
縣檔案局、縣黨史研究室、各承修單位,為《鬱南縣誌》的編寫提供了珍貴的史料。續志的編纂出版,自始至終得到了省、市地方(史)志辦的指導。省史地方志辦主任陳強,副主任譚雲龍、侯月祥,業務指導處處長呂克堅、副處長呂漢光、科長肖艷娥;中國地方志學會學術委員、省地方志學會常務理事陳澤泓;《汶川大地震志》全國專家組成員、上海市地方志辦市志處處長梅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地方志辦主任鍾佳儀、潘建成,市地方志辦副主任陳英林、莫輝龍等對《鬱南縣誌》的編修工作給予具體指導,確保了志書編纂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鬱南縣誌(1979—2000)》的出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鬱南縣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在此,謹向一貫關心、支持我縣地方志事業的單位和領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華僑、港澳台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纂縣誌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資料量多,涉及面廣,跨越時限長,纂修難度大,加上編纂人員水平有限,書中舛誤或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鬱南縣誌編纂委員會
201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