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龍[釘狀龍]

鬥龍[釘狀龍]
鬥龍[釘狀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鬥龍,也就是釘狀龍,又名肯氏龍,為劍龍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坦尚尼亞的敦達古魯組,生存年代為晚侏羅紀的啟莫里階,約1億5570萬到1億5080萬年前。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鬥龍鬥龍
鬥龍,也就是釘狀龍,與北美洲的劍龍屬(stegosaurus)是近親,但是體型大小、身體靈活度、與防禦用的板甲形狀不同。成年釘狀龍的身長約4.5公尺,釘狀龍的後背到尾巴分佈者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兩側可能有尖刺。
釘狀龍是在1915年由德國古動物學家Edwin Hennig命名。Kentrosaurus之中的kentron/κεντρον源自希臘文中的κεντρον(kentron),意思是“尖刺的”;而sauros/σαυρος'意為“蜥蜴”。而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處為名。晚白堊紀的角龍下目尖角龍的屬名(Centrosaurus),也是來自相同的希臘文字源,但尖角龍字首改為"C",以避免混淆。

釘狀龍屬於劍龍類,不過它的個頭只有劍龍的四分之一,跟一頭大犀牛差不多大小,算是劍龍家族裡的小個子。

釘狀龍與劍龍生活在同一年代,但它的大小僅是劍龍的四分之一。它啃食地面上低矮的灌木植物。用四條短粗的小腿載著沉重的身軀行走。釘狀龍從背至尾,貫穿著兩排甲刺。

前部的甲刺較寬,而從中部向後,甲刺逐漸變窄、變尖。在雙肩兩側還額外長著一對向下的利刺。就像現在的豪豬一樣,釘狀龍用這些甲刺作為自己防身的武器。釘狀龍生活在一些體形巨大的恐龍周圍,如腕龍和叉龍,這些龐然大物生活在今天東非的坦尚尼亞一帶。

在1909年到1912年,一個德國挖掘團隊在東非發現了數種新恐龍,釘狀龍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它暗示了坦尚尼亞與莫里遜組的較早期類似關係,莫里遜組位於落磯山脈的東部。在這個挖掘團隊的三個科學家中,Edwin Hennig在1915年首次敘述釘狀龍。柏林洪堡大學的洪堡博物館過去曾經過展示一個幾乎完整的釘狀龍化石,但洪堡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轟炸,而大部分釘狀龍化石已經遺失了。

物種特徵

釘狀龍(復原圖)鬥龍(復原圖)

釘狀龍體型較劍龍屬小。釘狀龍身長4.9公尺,體重也較劍龍屬小(但目前還沒有準確的估計)。在劍龍類恐龍中,釘狀龍的體型小。釘狀龍的嘴部有小型頰齒,可能以蕨類與低矮植物為食。後肢的長度為前肢的兩倍,腳部有蹄狀趾爪。

釘狀龍的臀部有個空腔,一度被認為是第二腦,但這裡可能只有控制後肢與尾巴的神經,或是儲存糖原體來激發肌肉的功能

釘狀龍的裝甲與劍龍屬的裝甲相當不同。釘狀龍有許多小型骨板沿者頸部與肩膀排列。而背部後方與尾巴通常有6對尖刺,每個尖刺長度為1呎。如同其他劍龍類恐龍,例如歐洲的勒蘇維斯龍,釘狀龍另有一對尖刺從臀部(也可能是肩膀)往後延伸。劍龍屬的骨板可能作為體溫調節作用,而釘狀龍的尖刺可能只有自我防衛的功能。

釘狀龍可能曾被類似異特龍的獸腳類恐龍所獵食。釘狀龍可左右揮動它們有尖刺的尾巴來避免被攻擊。而釘狀龍臀部兩側的尖刺也可保護它們免受攻擊。

生態習性

釘狀龍鬥龍

釘狀龍的化石發現於坦尚尼亞的敦達古魯組(Tendaguru Formation),目前已發現兩個骨骼,以及零散的骨頭,分別來自於成年幼年個體。這個地層的年代為晚侏籮紀的啟莫里階,約1億5570萬到1億5080萬年前。
釘狀龍與劍龍屬的相似處與相異處,可用大陸漂移學說解釋。在坦尚尼亞騰達古魯地區發現的釘狀龍化石,以及北美洲發現的劍龍屬化石,兩者之間的相似處顯示現在分離的這兩個地區,過去一度是一個超大陸的一部分,該超大陸名為盤古大陸,而北半部分則稱為勞亞大陸。

現在分離的這兩個地區,過去應該有非常類似的氣候,才能生存如此類似的物種。同時,釘狀龍與劍龍屬的相異處可解釋牠們不同的祖先,因為隨後的板塊運動而分隔兩地,兩個生物群在趨異演化下產生的改變。

如同其他劍龍類恐龍,釘狀龍是種草食性恐龍。但不同於其他鳥臀目恐龍,劍龍類的牙齒小,磨損面平坦,頜部只能作出上下運動。釘狀龍的頰齒呈獨特的鏟狀,齒冠不對稱,牙齒邊緣只有七個小齒突起。其他劍龍類恐龍的牙齒較為複雜。

由於禾本科植物直到白堊紀才演化出現,所以釘狀龍不可能以草為食。過去曾有理論認為,劍龍類是以低矮的植物葉子水果為食。另一種可能是,釘狀龍能夠以後腳站立,以較高的樹枝樹葉為食。

釘狀龍經常吃地面低矮的灌木,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別的植食恐龍長得太巨大了,根本就搶不過那些大傢伙。但是,聰明的釘狀龍很會尋找食物,即使是乾旱的季節也難不倒它,它總有辦法找到濕潤土壤里的植物。

物種鑑別

釘狀龍的模型鬥龍的模型

釘狀龍與劍龍屬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劍龍屬缺乏臀部與尾巴連線處附近的一對顯著的尖刺。釘狀龍股骨的長度與腿的其他部分相比,顯示它們是種緩慢而不活耀的恐龍。釘狀龍可能用後腿直立起來以接觸樹葉、樹枝,但正常的狀態應該是完全四足狀態。

釘狀龍與劍龍屬的相似處與相異處,可用大陸漂移學說解釋。在坦尚尼亞騰達古魯地區發現的釘狀龍化石,以及北美洲發現的劍龍屬化石,兩者之間的相似處顯示現在分離的這兩個地區,過去一度是一個超大陸的一部分,該超大陸名為盤古大陸,而北半部分則稱為勞亞大陸。

現在分離的這兩個地區,過去應該有非常類似的氣候,才能生存如此類似的物種。同時,釘狀龍與劍龍屬的相異處可解釋它們不同的祖先,因為隨後的板塊運動而分隔兩地,兩個生物群在趨異演化下產生的改變。

發現與種

釘狀龍鬥龍

在1909年到1912年,一個德國挖掘團隊在東非發現了數種新恐龍,釘狀龍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顯示了坦尚尼亞與莫里遜組兩地在較早期曾經非常接近,莫里遜組位於落磯山脈的東部。在這個挖掘團隊的三個科學家中,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在1910年發現這是一個劍龍類化石,而Edwin Hennig在1915年首次敘述釘狀龍。
釘狀龍的已發現化石包含:一個接近完整的尾巴骨盆、數節背椎。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利用這些化石,重建出一個釘狀龍的骨架模型,在柏林自然史博物館展出。在2006到2007年間,博物館將這個骨架拆除,並組架出新的骨架模型。除此之外,一個顱骨與尖刺化石曾存放在柏林洪堡大學的洪堡博物館,但洪堡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轟炸,而這些化石一度被認為已經遺失了。但是,近年在博物館的地下儲藏室,發現了顱骨部分。
模式種是衣索比亞釘狀龍(K. aethiopicus),也是目前的唯一種。在1914年,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一些零碎化石,被命名為長刺劍龍(Stegosaurus longispinus),有可能是釘狀龍的北美洲物種。

古生物學

釘狀龍鬥龍

背部後方與尾巴通常有6對尖刺,每個尖刺長度為1遲。如同其他劍龍類恐龍,例如歐洲的勒蘇維斯龍,釘狀龍另有一對尖刺從臀部(也可能是肩膀)往後延伸。劍龍屬的骨板可能作為體溫調節作用,而釘狀龍的尖刺可能只有自我防衛的功能。

釘狀龍的模型,以後肢站立,模型位於華沙。釘狀龍可能曾被類似異特龍與角鼻龍的獸腳類恐龍所獵食。釘狀龍可左右揮動牠們有尖刺的尾巴來避免被攻擊。而釘狀龍臀部兩側的尖刺也可保護牠們免受攻擊。
釘狀龍與劍龍屬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劍龍屬缺乏臀部與尾巴連線處附近的一對顯著的尖刺。釘狀龍的股骨長度與的其他部分相比,顯示牠們是種緩慢而不活耀的恐龍。釘狀龍可能用後腿直立起來以接觸樹葉、樹枝,但正常的狀態應該是完全四足狀態。

命名爭議

鬥龍鬥龍
釘狀龍(Kentrosaurus)是在1915年由Edwin Hennig命名。但是,角龍類的開角龍(Centrosaurus)的屬名也是來自相同的希臘文字源,兩者只差一個字母,在發音上可能會產生混淆。隔年,為了避免違反國際動物命名法規,Edwin Hennig將釘狀龍改名為Kentrurosaurus。

同時,匈牙利古生物學家法蘭茲·諾普喬(Franz Nopcsa)則將釘狀龍改名為Doryphorosaurus。如果有重新命名的必要,較早重新命名的Kentrurosaurus具有優先權。但是,釘狀龍與開角龍的屬名只差一個字母,並無重新命名的必要,Kentrosaurus仍是有效的屬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