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風翰](/img/1/155/nBnauM3X0ETN2QzN4UDO4IjM0ITM2QDO0czMwADMwAzMxAzL1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生平軼事
![(圖)高鳳翰行書五言詩十首鏡心](/img/d/47c/nBnauM3XwgjNyIjM4ATO4IjM0ITM2QDO0czMwADMwAzMxAzLwk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高鳳翰天資聰穎,童年時代就從家中藏書中學到不少東西。後來受當地名儒李世錫的指教,奠定了國學基礎,對其後來在藝術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幫助。
19歲那年,高鳳翰參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濟南參加鄉試,後又兩度赴省,但屢試不中。
後至45歲,高鳳翰方由膠州牧黃之瑞薦舉應“賢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縣縣丞。在官場派系鬥爭中,高鳳翰受誣下獄,經歷了一番磨難。後雖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對仕途失去了興趣。
去官為民後,高鳳翰僑居揚州,寄宿佛門僧舍。55歲時,他右手病殘,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號“後尚左手”,刻制“丁己殘入”石章一枚,標誌在丁已年病苦廢右手。他在揚州同“揚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們資助和自己賣畫,維持了幾年流浪生活。
59歲,高鳳翰返歸故里,8年後病逝。
青島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藝術成就
高鳳翰在文學藝術諸多領域有為人稱道的成就,他的書法,他的繪畫,他的詩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硯都值得一提。
![(圖)《牡丹竹石圖》](/img/0/672/nBnauM3XwgjNwUDM5kDO4IjM0ITM2QDO0czMwADMwAzMxAzL5g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高鳳翰的右手書法嚴謹流暢,左手書法上溯魏晉風格,繼承元明筆法,氣韻流動,古趣橫生,被人譽為明清兩朝數百年間以左手擅長書法的,尚無人與之媲美並列。當時能得到其隻字片幅不是易事。
高鳳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渾之神和元人靜逸之氣在其作品中同時流露,藝術造詣十分精湛。高鳳翰的畫不拘成法,因而被人歸於“揚州八怪”,也有將他列為“畫中十哲”的。
高鳳翰的詩成名較早,青年時代即負盛名。他的詩頗得明士王士禎的首肯,曾受漁洋遺命為私淑弟子。高鳳翰文思敏捷,一次在兩江總督尹繼善舉行的酒宴上,以雁名題,高鳳翰提筆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稱讚。他的詩、書、畫、印被人稱為四絕。高鳳翰的藏硯也被人們肯定。高鳳翰的傳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圖》軸等,並著有《南阜山人詩集》、《硯史》等書。
藝術特色
![(圖)高鳳翰 山水 立軸](/img/f/114/nBnauM3XwAjM5MDOxcDO4IjM0ITM2QDO0czMwADMwAzMxAzL3g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工書、畫,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妙是天趣。老年患風 ,右臂不仁,用左手作畫,筆益蒼辣,故號尚左生,歸雲老人,博學精藝,尤豪於詩,早為王士禎所賞識。性嗜硯,所藏至千餘,大半手琢,自為銘詞。因刻“丁巳殘人”“尚左生”二印,官徽州績溪縣令,有政聲,康熙五十九年(1720)客安邱張卯居家,張為作《南村草堂圖》,西園為作《杞城別墅圖》以報之,乾隆十二年(1747)為其孫攀鱗作《寒香圖》卷,有《硯史》、《南阜詩抄》。卒年六十六歲。(按高鳳翰生卒年,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作(16338-1719),享年八十二歲;秦嶺雲《楊州八家叢話》作(1863-1749)六十七歲。其說不一,待考。
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後流寓揚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後,到了江南,與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鄭燮、高翔、李方膺、邊壽民等相往還,畫風相互影響,多作花卉樹石,筆法奔放,縱逸不拘成法。亦能畫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瀟灑秀逸。晚年則趨於奔放縱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發,堅持用左臂,自號後尚左先、丁巳殘人,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層雪爐香圖》軸、中央美術學院藏《秋山讀書圖》軸等。
工書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鑑賞,曾收藏秦漢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萬餘方,各制有譜錄,又收藏硯石至千百方,並制有銘詞,手書後大半自行刻鑿,著有《硯史》等行世。
亦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傳於世。
高鳳翰紀念館
![(圖) 高鳳翰紀念館](/img/7/9fd/nBnauM3XyQDM1kzN0YDO4IjM0ITM2QDO0czMwADMwAzMxAzL2g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高鳳翰紀念館是為紀念膠州歷史名人——高鳳翰而建的,位於膠州市南涅河西北,占地0.93公頃,分為故居和附屬設施兩部分,被青島市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鳳翰是我國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揚州派左筆書畫家及篆刻家、詩人,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不平,但他對藝術的追求卻永無止境,在右手病痹後,又用左手堅持練字。此外,在繪畫、制硯、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故居分為石鰲館、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齋五大部分。館內環境幽雅,遊人步入其中,會對一代藝術大師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