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島市收藏的馬山南洋矽化木是其代表,此木重約兩噸,全長6米,粗頭直徑70厘米,細頭直徑60厘米。
木變石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傑作,距今7000萬年前,地殼運動褶皺上升 ,沸騰的岩石之漿把森林吞沒。經過長期的演化,原先的樹木成了保持原來形狀、結構的石頭——矽化木了。
此矽化木屬南洋衫,形成在白堊紀,在我國形成的木化石中屬新品種,這對研究青島馬山地區的遠古歷史提供了第一手實物資料。
原始陶器 膠州城南三甲河有一處原始文化遺址,包涵有大汶口和龍山兩種文化類形,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在清代,此地文化人高風翰便發現了出土的黑陶罐等黑陶器。建國後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一批珍貴的原始黑陶器。
薄胎黑陶器,薄如蛋殼,胎體均勻,燒結硬度極高,色澤烏黑,高20厘米的高柄杯,僅重39克,其高超的工藝水平令人嘆服。
膠南三里河出土的白陶器
甲骨文
膠南出土的戰國黑陶
獸形陶鬹,豬形和狗形鬹比較少見。玄武鬹,褐色陶,由流、鬹、三個空心足組成,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代表器形之一,堪稱文文物珍品。
白陶鬹,足變為肥大的空袋足,增加容量構思巧妙。
早期量器一齊國陳氏三量 清朝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由膠州靈山衛(今屬膠南市.古城旁出土了三件早期的齊間量器:子禾子釜、陳純釜、左關###。
這三件青銅器形狀不一,子禾子釜和陳純釜為帶耳的銅罐,左關###象帶流的水瓢,三銅器器外皆刻有文字,銘文說明了使用準則並指明了三量器的製造使用地,即左關。據考證,這可能是齊長城入海處一代關隘的的名稱。
青島出土的齊國三量與商鞅量都是現存放最早的古代量器。經過2000多年的侵蝕,三量器保存相當現完好,現原件存放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複製品存於青島市物館。這為研究山東、青島的古代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對研究我國古代度量衡制度和冶金業也很有參考價值。
齊國刀幣 中國古代流行銅製貨幣,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流通於齊國和燕國的刀幣,是很富有特色的一種貨幣。
刀幣因其形狀如刀而得名,齊刀幣較之燕刀幣體積大個頭重,俗稱“齊大刀”。
在齊國的不同時期,流行過幾種種類不同的刀幣。“齊之法化”,面文“齊之法化”,背文“法甘”,始鑄於春秋中葉,系最早的齊刀幣。“節墨之法化”,面文“節墨邑之法化”,背文“法甘”,始鑄於齊得即墨。“安陽之法化”,始鑄於齊占“安陽”即莒縣轄地約為今膠南靈山衛一帶。“齊法化”,面文“齊法化”,背文“吉”,乃田齊時代的貨幣。“齊建邦###法化“,面文“齊建邦###法化”,背文“卜”,齊襄王回臨淄後所鑄。
古代博類一六博具 “六博”,是戰國至漢代流行很廣泛的一種遊戲,是常被用來賭勝負的一種棋局。“六博”由兩人對抗,每人各持白或黑色棋子六顆。當時從帝王到平民,都樂於進行這種娛樂活動,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家和研究著作。
1978年,山萊西小沽河東岸院裡鄉的漢墓中出土了漆器六博具,使人們直觀地認識失傳已久的古代博奕器物。
六博具包括博具盒、棋盤、棋子、算籌。盒為正方形,邊長39厘米。棋子長方形,烏木製成。算籌系銀質,共30枚。這套漆器六博具對研究古代博奕和漆器工藝均有很高的價值。
西漢提線木偶1978年,在萊西縣院裡鄉岱野村東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奇異的大木偶。
這具木偶與真人身高相近,為193厘米,全身主要大關節都能活動。木偶整體用13塊木條組成,軀幹、四肢部參照人體骨胳長短、粗細分別製作,關節處用卯榫銜接。木偶頭顱用整快木頭雕刻,口、鼻、耳、目等器官用工精細,形象逼真。木偶全身關節部能自由活動,立、坐、跪均可。
在我國考古發掘史中曾發現這種大型木偶,更沒見過全身關節都可自由活動的隨葬木偶。所以這一可貴的文物發現,為研究我國傀儡戲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漢代畫像石 漢代,藝術家和工匠們在石塊上創造了附殊的繪畫,人稱“漢畫像石”。
這種石刻多雕制於石碑和墓室里,在南北各地部曾發現過,尤以山東省發現和出土的數量多,地域廣,占了過半數的縣份。
畫像石具有可貴的史料價值,可以使人門真切形象地認識古代社會,畫像石廣泛涉及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體方面情況,在現了古代大千世界。漢畫像石雕刻技藝精湛,在美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城陽區駐地是漢代不其城所在地,有不少史跡遺留至今。從漢墓中出土的漢畫像石反映了畫像石的特點,其中兩塊為動物畫像石一為雙羊,一為臥席,均具科學、藝術價值。
漢“諸國侯印”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於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封郝賢為眾利侯,又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封伊即軒為眾利侯,這兩個眾利候的食邑地皆在諸縣(今諸城市)。按金印“諸侯國”應解釋為封於諸之侯,由於不好使用“諸侯”,而作“諸國侯”。
1977年秋,在即墨王村鎮小橋村出土漢印一方,邊長2.5厘米,通高2.1厘米,重97克,金質,正方形,龜鈕,陽文印文為“諸國侯印”,四字端正清晰可辨。
這是十分罕見的西漢侯印,於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石洛侯印”同為金質、龜鈕,大小相仿,惟字型筆劃略瘦。
貝葉經 古代印度沒有沒有造紙術,人們記載事情有往往用一種多年生植物貝多羅樹的葉子,用水漚洗乾淨後可以用來代紙。這種葉子時常用來寫佛經,所以佛經在印度又被稱為“貝葉經”。
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得以發展,貝葉經也傳至中國,成為中外友好的見證。
20世紀30年代,青島湛山寺興建,引起佛教人士的廣泛關注。寺院逐漸收藏了一批有價值的文物,其中便有年代不同的一些貝葉經。
大型貝葉經共有3頁,據分析約寫於19世紀20世紀初。3頁中型貝葉經經考證出於明朝。小型貝葉經明顯過於陳舊,破損也嚴重,當是唐宋時代的東西了,這類有30多頁。
北宋金銀書畫《妙法蓮華經》這是一稀世珍寶。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高度評價此經“是為國之寶,不獨一市冠”。在中國第一次發現這類寫經卷。
此經典於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在四川西充書寫和繪製,共7卷,捲軸裝,約7萬字,字型多仿顏柳風格,文中凡經名、佛、菩薩、如來、世尊等字樣皆用金水書寫,其餘文字用銀水書寫,系宋代書法藝術精品,系較早的套色圖書。各卷經文用紙採用宋朝特製磁青紙,千年不蛀。紙的聯接處用特殊糊料粘接而成,至今沒開脫。各卷首均有精製的棗核式印金花和生動的經變畫,並有造經人會家供養像。《妙法蓮華經》是大乘派費教經典,為後秦西域人鳩摩羅什所譯。此經明洪熙元年葛氏重修補畢,用白麻紙裝白。屬國家一級文物。此經分別收藏在即墨、膠州兩市博物館,1986年同時被發現,方成完壁。
宋代“即墨縣印” 封建社會的宮印是官員們行使權力的證明,系朝廷統一製作頒發,授官時下發,由官員自攜,卸任時繳回,若丟失官印則獲罪,此一區區器物的作用非同尋常。
1978年,在即墨曾出土宋代“即墨縣印”一方,相傳其來歷不一般:北宋末年金兵一路南下,攻陷東京,擄獲徽欽二帝。康王趙構偏居江南,定都臨安,是為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金兵兵臨即墨城下,城池難保,縣令不敢久待,偽裝攜這一官印自縣衙門跪至西門瓮城內,他深恐喪命丟印,便暗中將官印藏在瓮城一隱藏處。當今出土的就是此官印。此印銅質,印呈正方形,邊長5.5厘米,高4.2厘米,柱狀鈕,鐫刻篆書。
珍貴善本《冊府元龜》 “文化大革命”初期,青島市文化局從“破四舊”實則是破壞文物遺產的逆流中搶救出珍貴的善本《冊府元龜》,實屬不易。
青島市共收藏兩部珍貴善本《冊府元龜》,一為初刻於北宋、元代的抄本,一部是明代刻本,原先均收藏於嶗山華嚴寺藏經閣,1957年著名學者郭沫若來青時在華嚴寺藏經樓發現予以鑑定,肯定了這兩部善本書的珍貴价值。
《冊府元龜》是宋真宗命王欽若、楊億等人編撰的大型歷史類書,共1000卷,分31部,全書共940萬字,引用了大量北宋以前的古本,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其特點是將史實按性質匯集,依時間順序分類編排,利用使用。
《冊府元龜》編修耗時8年,與《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並稱為宋代四大類書。
明版《道藏》 道教是中國獨有的宗教,其經典總稱為道藏。唐代,道教受尊崇,開元年間將若干道教經籍彙輯成“藏”。
宋代對道教藏經十分重視,徽宗政和年間刊行《萬壽道藏》,對後世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各藏的蘭本。
《道藏》當今通行本為明代版本的《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除道教經書外,還有諸子百家1400多種書籍。
嶗山太清宮內收藏有明版《道藏》,以千字文的順序為目錄,總計512號,4487卷,4486冊,為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刻本)。萬曆年間,嶗山太清宮和海印寺的道、佛之爭以前者獲勝,朝廷送這部道藏以壯嶗山道教聲勢。
左懋第石刻像 左懋第系山東萊陽人,明末官員,任陝西韓城令、戶部給事中。明亡,入仕南明,居官清廉。清兵入關,左懋第被任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充當使臣與清軍通好議和。後他被扣,拒絕多人包括從兄左懋泰的勸降,慘遭殺戮。
改革開放後進行文物普查,有關部分在萊西埠鄉左官屯村發現一尊並懋第的石刻雕像。石像為花崗岩質,坐像,高為80.1厘米,左著官袍,戴紗帽,左手平放膝上,右手撫須,一幅思考狀。
高鳳翰左手書法作品 系膠州文人高鳳翰左手自書生壙志銘。高是我國清代卓有成就和很有影響的書畫家,55歲時,任右手患病致殘,他便用左手握筆,寫字作畫。他刻苦學習,不停進取,第二年便可用左手揮灑自如地進行創作了。
以往的右手書法,高鳳翰潛心臨貼,嚴守法度,極有功力。改作左手書法後,高鳳翰沒有局限於練字,而是作為藝術來探求,獨創一格,卓然不凡。在我國書畫史上,高鳳翰的左手書法和繪畫,為人們稱道。
高鳳翰自書生壙志銘,全文約300字,融行書、隸書於一爐,筆力雄健,悲愴肅穆之神韻飛動於紙面,可見封建時代正直勤勉文人的心態、志趣,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善和肖像畫 善和和尚出家前系山東棲霞人,本名於七,清初領導膠東農民大起義,聚眾3萬多人,前後達10多年,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
後來起義軍兵敗棲霞鋸齒牙山,於七一人躲往嶗山,入華嚴庵(後稱華嚴寺)為僧名善和,潛伏下來計畫待機再行動。但是,後來清廷建立,實行嚴酷統治,於七隻得以住持和尚身分了卻其壯志難酬的餘生,以93歲高壽園寂於華嚴庵。
農民起義領袖能有肖像傳之後世,實屬不易。這幅巨幅中堂為工筆寫生,善和披袈裟端坐於雕花寶檀之上,神志威嚴,英氣凜然。此系無名氏畫家於善和70歲被舉為主持時所作,後來用於佛日的祭祀,十分珍貴。
高風翰著錄《南阜山人硯史》 膠州高鳳翰是具有多方面文化成就的學者,除詩、書、畫、印外,他還是著名的硯石收藏製作研究專家。
高鳳翰收藏和自製的硯石多達幾千方,52歲時他將集平生精力所集的威風石一一加以考證,細為品評,編為《南阜山人硯史》一書。
《硯史》摹本共四卷,寬49厘米,高29厘米。有包世臣、孔繼#1序、王惜庵自識,南阜侄汝#2雙勒之“南阜山人生壙志銘”亦附其中。
《硯史》共集陶、歙、端、澄泥名硯佳作300餘方,對每硯都作一番研究。高氏親自雕琢的硯石,規制古雅,銘亦精到,可謂圖文並茂,他病痿右手改以左手刻制的部分硯石尤其精彩。後人王惜庵重鐫本《硯史》,功不可沒。
高鳳翰肖像畫 清代畫家黃鈺是高鳳翰的朋友,二人關係密切。黃曾為高畫過一幅極為傳神的肖像畫。
畫中,高鳳翰威儀美髯,體貌豐偉,頭戴竹笠,手持竹杖。高鳳翰身後是茁壯的梧桐,青翠的修竹。高鳳翰身前是一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猶如一匹獅子狗。
畫中的主角即人物是黃鈺的寫生,而其他背景側是高鳳翰自己補畫的,高把自己對家鄉舊居花園的思念之情都展示在畫幅中了。因畫筆不能盡抒情懷,他又在畫幅上題寫詩篇,表達思鄉曲:“頗憶西亭路,尋詩蹋雨回;斷雲猶在竹,濕草半垂苔。白袷心中適,情懷物外開;桐陰兼石氣,#3綠上衣來。
劉墉《古詩十九首》手卷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清代著名書法家,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劉墉的書法以宋代蘇軾、元代趙孟#4、明代董其昌為師,取諸家精華為自己所用,形成獨具一格的品味,人稱其書法“如綿裹鐵,”譽為一絕。
《古詩十九首》手卷既具備各體風格,又能體現自身特色,外柔內剛,多姿多彩。這是劉墉晚年作品,用金箋紙,其首鈐白文“老桂山房”印,還另鈐白文“劉墉”、朱文“日觀峰道人”二印。自識:“石#5書於久安室”。
農民畫家段琨《羊圖軸》 清代中葉,即墨出現了一位善畫羊的農民畫家,叫段琨。他出自於貧窮人家,自幼便牧羊于田野,對羊的一切十分熟稔,因而他畫羊猶如成竹在胸,生動傳神。段琨除畫羊外,畫人物也很有功力,喜歡畫聖賢神仙,樵叟漁人及老人等。
段琨作品傳世很多,《羊圖軸》即其代表作之一。圖畫下部有3隻山羊,或側首遠視,或俯首吃草,或恣意叫喚,信筆揮來,栩栩如生,韻味綿長。
圖中右上方題道:丙戌琴山琨與,鈐白文“段琨之印”,此系農民畫家晚年的作品。
慈覺大師山東遍路圖碑 1924年,在青島市區貯水山曾豎過一塊《慈覺大師山東遍路圖碑》,風雨幾十年,該碑現完好地保存在青島市博物館。
慈覺大師法名園仁,日本下野都賀郡人,生於794年,時值我國唐代德宗貞元十年。其時中日文化交流帶動著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慈覺以“請益僧”身分參加了入唐求法活動,公元839年到達中國揚州。後來,慈覺到山東,經登、萊、青德諸州往五台山,後抵達唐都長安,潛心學習了6年,後離開長安返日本,沿途又經過山東許多地方包括今青島地區。
該碑系花崗岩石料製成,高1.83米,寬0.77米,上部碑文介紹了慈覺大師歷經山東各地的簡況,下部為山東略圖。
法螺號角 1897年德帝國主義侵占青島後,實施嚴酷的殖民統治和瘋狂的經濟掠奪,激起中國人民的憤慨,反抗德人的鬥爭此伏彼起。
膠州人民反對德人修築鐵路的鬥爭產生很大影響。德國當局修築膠濟鐵路時,霸占民田,挖掘祖墳,毀壞民居,堵塞涵洞,給當時農民造成空難。大辛疃義和團團民發動民眾同德人開展鬥爭,1900年8月13日當德國騎兵圍攻大辛疃時,憤怒的民眾聞號角聲紛紛攜原始武器出動,德軍見狀潰逃。次日德軍到村莊實施暴力,激起民眾更大規模的反抗。
法螺號角是大辛疃義和團集合隊伍時使用的,是青島人民抗德鬥爭的見證。
烈魄化碧碑 1914年,日本侵略青島,閻家山村孕婦袁氏逃往村北2公里之瓮窯頭村。後在瓮窯頭村,日軍糾纏並欲施暴,袁氏誓死不從,被兇惡的日本兵刺死,胎兒也同時遭難。其夫張承炳痛不欲生,後自縊。
張、袁兩家為記住這血海深仇,集資於1915年農曆十月在閻家山村南立了這有歷史價值的石碑,碑陽正中鐫“烈魄化碧”4字,其左右刻有“民國四年小月闔學為張烈婦儒童張承炳妻袁氏立”,碑陰鐫有記述袁氏慘遭日軍殺害經過的碑文,文中對其不屈精神予以讚揚。
1982年8月,青島市博物館將此碑運至館內,經修復對外展出。
永除漁航稅紀念碑 解放初期,青島文物部門徵集收藏了此碑,現完好地保存在市博物館院內。
這是青島沿海漁民為紀念抗稅成功而於1929年立的。1925年9月張宗昌督魯後,加劇盤剝民眾,1929年春他指使沿海漁航總局加收漁航稅,全然不顧漁民“拮据於驚濤駭浪之中無垠苦況”,激起數萬漁民、航商的罷工鬥爭。這一風潮歷時4個月,在眾漁民共同鬥爭面前,反動當局不得不作出讓步,裁撤了山東沿海漁航稅局及各分局‘取消了漁航稅。
此碑高183厘米,寬78厘米,正面碑文記載了抗稅的經過。碑反面是204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