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儘管近日泰國大米國庫清點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但是泰官員表示中國依然有意購買泰國大米。這一訊息令中泰“高鐵換大米”項目迎來轉機。
事件進展
2015年12月3日,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曼谷召開,兩國代表簽署中泰政府間鐵路合作框架檔案。
合作框架檔案是中泰鐵路合作的基礎性檔案,是進一步推動鐵路合作項目的重要依據。根據合作框架檔案,雙方將以設計、採購、施工(EPC)方式實施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並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線上部分投資及鐵路運營,中方將向泰方提供技術許可、技術轉讓、人力資源培訓和融資等方面支持。3日,中方還與泰方簽署了採購100萬噸泰國新米的貿易契約和20萬噸天然膠的採購協定。泰國農業部副部長猜亞翁那咖說,採購協定的簽署將有助於減少泰國的大米和橡膠庫存,提高市場價格。
重大意義
“高鐵換大米”意義重大
中泰之間的高鐵合作項目源於2012年英拉到中國來訪,面對泰國國內的經濟困境,英拉意欲尋求中國方面的合作和幫助。
2012年來華訪問期間,英拉乘坐京津高鐵來往於北京和天津,稱讚中國高鐵舒適、快捷,她曾表達過引進中國高鐵技術的想法。此後,2013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訪泰國期間,中泰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中明確透露,中國將用高鐵換取泰國的大米和橡膠。
2013年10月11日,在曼谷發表的《中泰關係發展遠景規劃》中稱,中方有意參與廊開至帕棲高速鐵路系統項目建設,以泰國農產品抵償部分項目費用。泰方歡迎中方意向,將適時在2013年10月11日簽署的《中泰政府關於泰國鐵路基礎設施發展與泰國農產品交換的政府間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基礎上,與中方探討相關事宜。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為“高鐵換大米”。
2.2萬億泰銖(約合678億美元)貸款基建項目從制定到最後獲國會通過歷時整整一年。按原計畫,泰政府將在接下來的7年內使用這筆貸款投資興建水、陸、空交通設施。其中主要投資將用於興建4條高鐵,使泰國成為連通整個地區的樞紐。
事實上,中泰高鐵不僅對泰國意義重大,也是中國向東南亞推動“高鐵外交”的重要一步。曾有專家預期,如果該項目成行,中國下一步可能將推動以泰國為中心遍布整個東南亞的“泛亞鐵路網”計畫。此舉不僅將加速中國高鐵技術走出國門,也將增強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