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

高都古稱垂、垂棘、垂都等。相傳晉獻公假道伐虢時,曾獻垂棘之璧與虞國,就是產自高都的美玉。高都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人類就在此定居。高都古邑為春秋時期古城邑,屬冀州。古高都範圍,大致為今晉城市城區和郊區,轄境屢有變動,最盛時期為今晉城市城區、郊區及高平、陵川和濟源西北一部分,後範圍縮小為今晉城市城區和郊區,直到隋開皇十六年高都改為丹川,高都降格為鎮,才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千百年來,高都均為建興郡、建州、澤州、澤州直隸州、澤州府等歷朝歷代的州郡府駐所所在地。歷史文化悠久,為華夏祖先的發祥地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高都的歷史淵源,高都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此繁衍生息,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的17世紀,相傳早在我國商周之前的夏朝後期,因商湯王伐桀,迫使夏桀王由原都安邑遷至於高都。據說,當時桀王和愛妃妹喜就住在村南垂棘山的天然石洞裡,古時洞口處還留有“夏桀王遷都處”的石刻大字。現在的保伏寨和垂棘山周圍曾是夏朝都城的中心區域。其春秋之前日垂都,戰國以後叫高都,此稱一直延續至今。建國後,考古學家在高都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鏟骨錐陶片動物遺骸,確認屬仰韶文化時期,因此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可見,高都悠遠的歷史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秦統一中國後,設立高都縣,以後歷朝多次在此建郡立州,成為澤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稱“行山重鎮”。悠久的歷史為高都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鎮西有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高都遺址”,鎮南有“夏桀王遷都於垂”的垂棘山,現名鳳凰山,鎮中有修建於金大定年間,現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東嶽廟,鎮北有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臥龍山,龍五廟,還有景德寺,關帝廟、二仙觀,城隍廟,白衣閣、萬年橋等文化古蹟,現不少地方已開闢為旅遊勝地。

明清時期,高都東到東嶽廟,西至五虎閣,一條大街橫貫東西,兩旁店鋪盛時有200多家。從銀樓、布店、當鋪、食鹽等日用雜貨店,到手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無所不有。此外,還在大十字和西門口專門設立有糧食交易市場,從米麵到五穀雜糧樣樣齊全。尤其當地豐富的煤炭和鐵貨以及做工精細的手工業品,曾吸引了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的商客駝幫,他們從外地運來布匹、煤油、食鹽等,運走當地的煤炭、鐵貨和手工業品。當時的古鎮是一派繁盛景象。

歷史名人有北宋天文學家劉羲叟,明代工部右侍郎張昺,清嘉慶年間書畫家原秉璉,近代書畫家原石民,當代藝術理論家趙力忠。並且,建立過晉城地區最早的黨組織垂棘山國小黨支部,由孔祥貞在此建立。

歷史文化

高都悠久的歷史文化,使鎮內的寺、院、閣、館等古建築極為豐富。當時不僅建有十大廟宇、七座閣樓,而且在鎮的東、西、南、北還建有四座高聳的城門,城門上方分別鐫刻著“行山重鎮”、“晉城關防”、“冀南領袖”、“豫北屏障”的匾額。由於高都歷史上所處的政治和戰略地位,從北魏至五代十國,據說有十多位皇帝曾先後光臨過高都鎮。現鎮內一些古老建築仍以皇帝的“行宮”所命名,如鎮西南的“東宮”、“西宮”和“宮上”等幾處院落,雖然其建築已殘缺不全,但徜徉其中,幽深的宅院仍散發著蒼古的冷峻與威嚴。
鎮內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建有村東的東嶽廟。該廟創建於金大定年間(公元1161—1189年),為一進兩院。主要建築有山門、天齊殿、拜亭、配殿和兩側廊廡等,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主殿天齊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琉璃瓦脊,殿頂復布瓦。檐下斗拱簡潔,殿內梁架規整。門檻立頰,門楣為石作,上雕線刻荷花、牡丹、化生童子等圖案。殿前月台上建卷棚拜亭一座。殿內正中為一磚砌神台,上面供奉有神像五尊,其主尊為唐代加號為“天齊”的東嶽大帝神。神台基座為束腰須彌式,磚雕有多種花卉圖案,十分雅致和精美。被山西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高都南門外的“萬年橋”,修於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該橋設計美觀,風格獨特,橋身為厚石砌築,四墩三孔,全長23.5米,每孔5.6米。橋石用鐵楔加固。四個橋墩各雕有石牛一頭,以鎮河水泛濫,造福村民。五十年前,這裡還是風光無限,橋下河水深丈余,並清澈見底。後由於河床逐步淤塞無人清理,雖然車馬行旅尚能通行,但已是石牛淹沒,橋孔被埋,萬年橋已無當年的雄姿和氣勢。目前高都鎮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大院,主要有南街的“宮上院”和保福村的“廳堂院”、“任家院”、“順興堂”以及善獲村的“程家八卦院”。“廳堂院”、“任家院”坐落於保福村主街的路北。大門均建在六層青石台基上,門檐下雕刻著精美的木雕,門頂置閣樓,通道的左右和北面分別建有二到三處內院,其門飾、窗欞做工都很精細,為高都鎮民居建築的精品。善獲村的“程家八卦院”,為清代中葉建築。其中兩處院建在村街路北,三處院建在大院巷東的高崗上,由遠而望,連片的古房鱗次櫛比,氣勢巍峨。這幾處院落形制相同,北樓和南樓面闊只有三間,而東西樓卻長達六間,房主人出於風水需要,又在院中打上矮小的花牆,顯得院落高大寬闊,古樸莊嚴。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高都這方熱土曾出現過不少的歷史名人和文人賢士。但最有影響的是北宋天文學家劉羲叟和近代書畫家原石民。劉羲叟(公元1018—1060年),字仲庚,自幼聰穎,“強記多識”,中進士後寓於鄉中。後為歐陽修發現和賞識,稱其“博涉經史,明於治亂,其學通天人禍福之際”,“議編有出於古人,文字可行於當世”。曾兩次向朝廷推薦。劉羲叟入朝後,歷任大理評事、秘書省著作郎、崇文院檢討等官職。《宋史》記載其“長於星曆、術數”。他於宋真宗皇祜元年(公元1049年)奉命編修唐史。歷時十一載,編成《歷志》6卷、《天文志》3卷、《五行志》3卷,是後人研究古代天文、曆法的重要資料。
近代書畫家原石民,一身博學多才,精通古學,其書畫在中國近代美術史上享有盛名。早在1929年的《北京晚報》上就辟有“石民畫集專欄”。他繪的國畫,經常在當時的報紙、雜誌上刊載,曾名震全國各地。原石民早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工作,常與國內的書畫家探討書法和畫藝。其創作的山水畫,線條剛勁流暢,曾得到齊白石老先生的高度評價和讚譽。他的遺作《江南景》、《百家爭鳴》等大量書畫作品已成為國家的收藏珍品。
古鎮的千年歷史,遺存下大量的文物古蹟,條條幽深的老街古巷,座座典雅的民居古建顯示著歲月的滄桑。雖然目前高都的人居環境和建築格局已有所改變,但仍保留著自己原有一些人文特色和風貌,這對於古文明傳承和今後的開發,都是件令人慶幸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