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課程與教學論

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課程與教學論

《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課程與教學論》是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教材清楚地回答了什麼是課程、什麼是教學、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論,回顧了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發展歷史,概括了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研究的現狀和趨勢,反思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梳理了課程與教學論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闡明了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應然功能。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書名: 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284416

條形碼: 9787040284416

尺寸: 22.6 x 16.6 x 1.4 cm

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課程與教學論》內容簡介:“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是在充分調研各師範類院校現狀與需求的基礎上,依據《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精神,以新時期教師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為核心編寫的具有套用型特色的教師教育課程教材。《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教材·課程與教學論》是其中的一本,介紹了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發展和研究現狀,概括了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定位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功能,探討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基礎,闡解了課程與教學的目標、學校課程規劃、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評價,以及涉及課程設定的合理性和課程實施的有效性的課程與教學管理問題,並對教師的課程與教學研究方式等進行了具體分析。

全書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承繼與創新的統一、教授與學習的統一和嚴肅與通俗的統一等原則,可作為高師院校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各級各類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的中國小教師培訓教材。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論發展的簡要歷程

一、課程論的歷史發展

二、教學論的歷史發展

三、課程論與教學論的關係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功能期待與學科定位

一、課程與教學論的功能期待

二、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定位

第三節 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認識,端正學習態度

二、掌握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三、聯繫實際,注意學思結合

四、擴大視野,拓寬學習領域

第二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基礎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基礎概述

一、學科基礎的含義

二、學科基礎的界域

三、學科基礎影響學科發展的機制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哲學基礎

一、哲學影響課程與教學論的方式

二、主要哲學流派與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理學基礎

一、心理學影響課程與教學論的方式

二、心理學主要流派與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社會學基礎

一、課程與教學論社會學基礎的確證

二、教育社會學流派與課程與教學論

第三章 課程與教學目標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概述

一、課程、教學及考試目標的含義

二、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結構和具體化

三、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功能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價值取向

一、普遍性目標

二、行為性目標

三、生成性目標

四、表現性目標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制定

一、課程與教學目標制定的基本依據

二、課程與教學目標制定的基本環節與要求

三、課程與教學目標表述的方法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操作範例

第四章 學校課程規劃

第一節 學校課程規劃概述

一、學校課程規劃的含義

二、學校課程規劃的特性

三、學校課程規劃的意義

第二節 學校課程規劃的研製

一、學校課程規劃的依據與原則

二、學校課程規劃的目的與內容

三、學校課程規劃的研製過程與條件

第三節 學校課程規劃的實施

一、學校課程規劃實施的過程描述

二、學校課程規劃實施的制約因素

第五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 教學設計概述

一、教學設計的含義

二、教學設計的基本假設

三、學習理論

第二節 學習的類型

一、智慧技能的學習

二、認知策略的學習

三、言語信息的學習

四、動作技能的學習

五、態度的學習

第三節 學習任務分析

一、學習的分析

二、學習任務分析的基本步驟

三、學習任務分析的案例示範

第四節 為學習設計教學的過程

一、確定教學目標

二、設計教學的程式

三、選擇教學手段

四、以認知策略為主要學習結果的教學過程設計舉例

五、以智慧技能為主要學習結果的教學過程設計舉例

第六章 教學行為

第一節 教學行為概述

一、教學行為的內涵

二、教學行為的特點

三、教學行為的外延

第二節 影響教學行為的因素

一、影響教學行為的外部因素

二、影響教學行為的內部因素

三、影響教學行為的教師個體因素

第三節 教學原則

一、教學原則概述

二、我國中國小教學原則

三、教學原則與教學行為的關係

第四節 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的性質與特點

二、教學過程的結構

三、教學過程的動力

四、教學過程的環節

第五節 教學行為實現的形式:教學組織形式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

二、教學組織形式的功能

三、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演變

四、當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五、當代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趨勢

第六節 教學行為實現的路徑

一、教學模式

二、教學方法

三、教學手段

第七章 教學評價

第一節 教學評價的基本內涵與主要功能

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早期發展

二、心理和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的近現代發展

三、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 教學評價的基本模式與主要類型

一、教學評價的基本模式

二、教學評價的主要類型

第三節 學生學業成就評價中的測驗方法

一、測驗與標準化測驗

二、客觀性題目及其編制原則與方法

三、主觀性題目及其編制原則與方法

四、測驗的設計與分析

第四節 學生學業成就評價中的其他方法

一、等級評定

二、表現性評價

三、成長記錄袋

第五節 教師教學工作評價

一、教師素質評價

二、教學行為評價

三、教學工作評價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工作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八章 課程與教學管理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管理概述

一、課程與教學管理的內涵

二、課程與教學管理的特點

三、課程與教學管理的意義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管理的內容與要求

一、課程與教學思想管理

二、課程與教學計畫管理

三、課程實施與教學過程的管理

四、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管理

五、課程與教學資源管理

六、課程與教學研究管理

七、課程與教學行政管理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管理必須處理好的幾對關係

一、規範有序與自主創生

二、系統全面與中心突出

三、計畫與變通

四、民主與權威

五、管理與教育

六、制度管理與文化管理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管理模式

一、課程與教學管理模式的類型

二、課程與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的趨勢

第九章 課程與教學研究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基本內涵與主要特徵

一、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基本內涵與價值

二、課程與教學研究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基本環節與主要領域

一、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基本環節

二、課程與教學研究的主要領域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基本方式

一、行動研究

二、課例研究

三、敘事研究

四、課堂觀察的內容與有效性

第十章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發展展望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熱點的變化

一、從國外理論引介到國內實踐反思

二、從理念課程的理論研究到多層次課程的全面關注

三、從靜態的課程開發研究到動態的課程運作研究

四、從教學理論世界到教學生活世界

五、課堂教學研究悄然升溫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論主流研究範式的轉型

一、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範式分析

二、課程與教學研究缺陷的原因分析

三、課程與教學主流研究範式的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