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張振助同志所著的《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論》一書即將出版,作為指導教師,我深感欣慰。從選題、修改、定稿,我們進行了多次討論,我認為,全書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選題新穎,具有挑戰性。首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指出,大學的根本使命就是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更加密切,大學已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成為社會發展的發動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區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區化的出現,高等教育與區域如何良性互動發展的問題亟待研究。目前,此類研究尚不多見,系統研究更為缺乏,因此本選題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第二,構架嚴密,具有邏輯性。全書分為3部分,共8章,從理論到實證再到策略。理論部分(第一、二章)闡述了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理論基礎、國際經驗;實證部分(第三、四、五、六、七章)釐清了中國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挑戰與機遇、互動發展模式、非均衡特點及互動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同時,剖析了互動過程中存在的組織、機制、制度等問題;策略部分(第八章)從組織、機制、制度創新的角度提出了中國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若干策略。二三個部分條理清楚,論證嚴密,一氣呵成。
第三,觀點獨到,具有指導性。就互動組織創新,提出“發揮研究型大學作用,衍生大批知識型企業”、“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實現由政府體制內辦學向政府體制內與體制外企業、社會共同辦學的格局,緩解高校教育資源緊缺的矛盾,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需求”;就互動機制創新,提出“高校、政府、企業等各互動主體要樹立共同成長的觀念,激發互動內驅力”、“建立以股份制為載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以市場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多元籌資機制,以股權、證券為紐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以‘才’為核心的人才流動機制”;就互動制度創新,提出“建立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立交橋、建立彈性學習制度和多元化學位制度等有利於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教育制度”等。這些觀點,對建立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保障機制、政策選擇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四,視野開闊,具有立體性。《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論》突破了就教育論教育的研究定式,從社會、經濟、教育協調發展的高度,研究互動發展問題。如從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高等教育哲學、高等學校職能、高等教育產業屬性)與經濟發展理論(新增長理論、非均衡發展理論及城市化理論)兩個維度,研究了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若干理論基礎;從高等教育、區域發展、兩者互動發展的協調性三個層面對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的非均衡特點進行了全面系統分析;採用系統內外結合的研究方法,從各省普通高校的自身系統(規模發展、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師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的支撐能力、外部市場需求程度及區域經濟發展支撐水平對各地區普通高校的規模和擴招能力作了合理判斷,彰顯了作者巨觀研究功底。
第五,數據翔實,具有典型性。作者蒐集了國際國內有關經濟、科技、勞動就業、人民生活、人力資源、高等教育的規模發展、經費投入、科學研究、條件保障等方面的大量最新數據,打牢了定量研究的基礎。全書共製作數據表100餘張,涉及數據指標數百個,人均GDP、三次產業的增加值與就業人數比重、城鎮人口比重、R&D投入、每百萬人口中高校科學家與工程師人數、每10萬人口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數、恩格爾係數、教育消費支出比例、每10萬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生均教育經費、重點學科數、科技成果轉讓收入等。這些指標的選擇,對闡述互動發展具有相當的典型性、代表性和較強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