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滿洲正紅旗下紐祜祿氏分支,屬於以氏族部落名稱為氏。
紐祜祿氏族部落的諸縣,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後屬於建州女真中的一支,為滿洲正紅旗的核心嫡系主力。
紐祜祿氏宗族中的一支牛錄組織,在當年(當為努爾哈赤追剿蒙古汗林丹之際,具體時間待考)奉命駐軍在今青海省平安縣一帶,“以為彈壓”。當地名稱在藏語、蒙古語中皆稱為“郭爾蒙”,該支紐祜祿氏駐軍的後代便以諧音滿語“高爾尨”為姓氏,稱高爾尨氏,該姓氏的出現大約在清朝嘉慶年間後期。許多文獻中將高爾尨氏中的“高”字都注音為gāo(ㄍㄠ),這是錯誤的,應注音為guō(ㄍㄨ)。
高爾尨氏這一姓氏存在的歷史不長,至滿清王朝落沒時期,大多改漢字單姓為高氏。
紐祜祿,滿族語為“niohe”,在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稱:“原系滿語地名,因以為氏”。紐祜祿氏族世居在長白山、英額等一帶地區。在清朝時期,紐祜祿氏族成員“仕官難以枚舉”,如清王朝的開國元勛額亦都、乾隆時期著名的重臣中堂和珅、乾隆大帝的宜妃等等,即是紐祜祿氏的家族成員。
紐祜祿氏宗族,是先期進入蘇子河、渾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由原始居住地黑龍江、松花江中下游,歷經三次大規模的遷徙到佛阿拉地區。其中,史料記載中的長白山地區僅是他們氏族在南遷中的一處中間居住地。
金國時期,紐祜祿氏的姓氏被稱為“女奚烈氏”,據史籍《金史?國語》記載:“女奚烈曰郎”,即女真族語漢譯為“郎氏”。在清朝官修史籍《滿洲源流考》中記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郎氏,在歷史上沒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樣,發生過諸多的變化,而是自金國時期起即漢譯為郎氏。遠在金、宋、元時期,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記載,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於金勝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等等。由於女奚烈宗族人數、勢力龐大,金國朝廷對由女奚烈宗族組建的弟子軍均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
遼東地區的滿族郎氏,由宋、遼、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朝初期演變為紐祜祿氏,再由紐祜祿氏漢譯冠用了郎氏、鈕(紐)氏、祿氏這些姓氏。
清朝中期以前滿族人的姓氏,除沿襲了金、宋、元諸朝時期的女真族姓氏外,在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所載錄的滿洲姓氏,大部分都採用了以地為氏的冠姓方式,直到如今在遼東的滿族八大姓氏中也沒有超越這個範疇。
在滿族沿用金、宋、元時期的姓氏過程中,由於在歷史各個時期受到社會環境發展的諸方面因素影響,幾乎全部原始姓氏皆發生了諧音變化,這些變化的實質,是與所處社會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女真族人的原始姓氏多為複合音節的女真語多音節字詞,在女真族語言不斷發展完善的歷史過程中,其語音也在逐步發生變化。
至清朝初期,由於受民族文化融合的影響,主要是漢族文化的深刻影響,語音變化程度更為加劇。但變化的結局,僅僅反映在語言音節的諧音上,並沒有在語言本質上產生變化。對照金國有史記載的女真族姓氏,各姓雖然在自金以後的歷史歲月中,多有隨地命氏而脫離原氏族姓氏者,諸如八姓中的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納拉氏及紐祜祿氏,但這些以地為氏的姓氏多有和原始姓氏有諧音相沿之處。
在女真人以地為氏的命姓中,有相當多的滿族宗族由於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將本支的姓氏從滿語中漢譯過來,並加以沿用。這類漢譯的姓氏,早在金國時期即已出現,並一直發展著。例如,由金國女真族姓氏中漢譯成的仝氏,由古里甲漢譯成的汪氏,由裴滿漢譯成的麻氏,由紇石烈漢譯成的高氏,由蒲察漢譯成的李氏或富氏、傅氏等等,都證實了這一點。
現在還有這個姓氏。
二.遷徙分布:
高爾尨氏族人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至五大連池、青海高原平安縣一帶地區。
三.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至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所滅。
相關詞條
-
降姓
降姓:1.源於姬姓,出自顓頊帝高陽氏之子尨降,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2.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子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3.源於朝鮮族,出自朝鮮半島古...
-
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
-
《史記·五帝本紀》
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他一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 帝嚳高辛,是黃帝的曾孫。高辛...帝位,到高辛時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顓頊的侄子。 高辛生來就很有靈氣,一出生...
內容提要 白話文版 原文+注釋 -
五帝本紀
《帝王紀》云:“帝嚳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見其神異,自言其名曰岌。” ③誨...①,姓公孫②,名曰軒轅。生而神靈③,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齊⑤,長而敦敏⑥,成...云:“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據此,則黃帝姓姬。《會注考證...
簡介 原文及注釋 譯文 藝術特色 後世影響 -
詩經·國風
:登高。隤。虺隤:音灰頹,疲憊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罍:酒尊陟彼高...:音申,多也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 薨薨:音轟,形容螽的齊鳴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 揖:音jí,聚集宜爾子孫,蟄蟄兮。 蟄...
周南 召南 邶風 鄘風 衛風 -
佩山王氏
今四川省鹽亭縣青龍山。 2世 玄囂 居姬水,取姬姓。名摯,字青陽。葬今山東曲阜雲陽山。 3世 蟜極 4世 帝嚳 史稱高辛氏。三十歲即帝位,遷都於亳(今河南偃師)。葬今河南商丘高辛。娶姜嫄。 5世 后稷...
家族簡介 家族文化 祖先世系 歷代祖先遷徙年表 佩山王氏始祖震公墓碑文 -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1914年刻印成書,收入《雙梅景閣叢書》。1951年荷蘭大使館參贊高羅佩將之重新較訂,收入《秘戲圖考》卷二《秘書十種》。高羅佩將“大樂賦”中15段逐段...吉士,問良媒。 初六禮以盈止,復百兩而爰來。 既納徵於兩姓,聘交...
簡介 原文 譯文 評論 -
中華新韻
前言中華新韻中華詩詞學會《21世紀初期中華詩詞發展綱要》指出:“為促進聲韻改革和推行新聲韻,很有必要組織學者、專家儘快編出新韻書...
前言 制定原則 問題說明 答疑解惑 2005年版本 -
《龍文鞭影》
,祭酒相當於現在的校長。以這么高的地位,親自來撰寫蒙書,也就是小學生讀的書...)內容 粗成四字,誨爾童蒙。呂註:粗成四字,作者自謙之詞。本書每句由四字組成。粗,粗略。誨,教誨。爾,人稱代詞,休。童蒙:正在發蒙的兒童...
簡介 內容 卷之一 一東 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