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涼州民諺有:"先有高溝堡,後有涼州城"之說,這裡是涼州的東大門,境內又有天然泉水黑木林湖(俗名龍王泉、黑墨 湖),水草豐美,可耕可牧。《漢書地理志》稱"涼州畜牧為天下饒"。隋、唐時代涼州的牧馬監就設在這裡,因而這裡至今還保留著前營馬場、西湖馬場等地名。後來由於水源減少,草地沙化,農民被迫棄耕棄牧,因而,古城沉寂在沙漠中。
現狀
高溝堡古城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戰亂、風沙等災害後,由於久沉瀚海,使這座漢唐古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從遺址看,古城裡長方形,東西長250米,南北寬135米,西南兩面檣垣保存較好,西檣正中有高約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廟遺址,城周圍有漢代墓葬,地表遺物有漢代紅陶、灰陶磚瓦殘片等。台上留下的寺廟遺址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原有鐵鐘一口,上鑄有修廟會首、花費銀兩及建築規模等。毀於1958年,據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高溝堡廟碑文記載,此廟規模宏大,香火旺盛,據《武威縣誌》載:清設守備1員,步兵45人,騎兵20人,槍枝27支,大小炮10門。說明清時高溝堡城內一直設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