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 3109 |
拉丁目名: | ARANEAE |
中文目名: | 蜘蛛目 |
拉丁亞目: | OPISTHOTHELAE |
中文亞目: | 後紡亞目 |
總科: | 園蛛總科 |
superf: | Araneoidea |
中文科名: | 肖蛸科 |
拉丁科名: | Tetragnathidae |
中文亞科: | 肖蛸亞科 |
拉丁亞科: | Tetragnathinae |
中文屬名: | 粗螯蛛屬 |
拉丁屬名: | Pachygnatha |
拉丁種名: | gaoi |
定名人: | Zhu, Song et Zhang |
年代: | 2003 |
中文名: | 高氏粗螯蛛 |
原始文獻: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99-101. |
模式產地: | 吉林集安縣 |
生境: | 棲息於草叢中。 |
國內分布: | 吉林(集安縣)。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99-101 |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2.58~2.79。正模體長2.79:頭胸部長1.33,寬0.85;腹部長1.46,寬1.29。背甲梨形,褐色,具很多小凹坑。背甲中央具一黑褐色縱條斑,兩側具較寬的黑褐色邊。頸溝深,黑褐色。中窩縱向,為一卵圓形小坑。兩眼列均後凹,後眼列稍寬於前眼列(0.49:0.50)。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2:0.05);後中眼間距大於後中側眼間距(0.12:0.10);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23,前邊寬0.21,後邊寬0.27。後中眼>前中眼>後側眼>前側眼(0.10:0.08:0.07:0.06)。額高0.20,為前中眼直徑的2倍。螯肢褐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有4齒。下唇、顎葉和胸板呈褐色。下唇後半部為黑褐色。胸板具許多小凹坑,並包圍步足的基節與背甲相連。步足黃褐色,膝節、脛節和後跗節的末端黑褐色,無刺和大的剛毛。腿節Ⅰ、Ⅱ和Ⅳ各具1根聽毛,腿節Ⅲ無聽毛;脛節Ⅰ~Ⅲ具2列5根聽毛,脛節Ⅳ具2列6根聽毛;後跗節Ⅰ~Ⅲ在近中部各具1根聽毛,後跗節Ⅳ無聽毛。跗節器位於跗節遠端1/2近基部或中部。步足測量:Ⅰ 4.53(1.24十1.59十1.07十0.63),Ⅱ3.92(1.11十1.37十0.87十0.57), Ⅲ2.53(0.78十0.81十0.52十0.42), Ⅳ3.35(1.04十1.08十0.75十0.48)。
足式:1,2,4 7 3。腹部卵圓形,背面土黃褐色,具一大的灰黑色葉狀斑,葉狀斑內有一些銀白色斑,葉狀斑的兩側銀白色。腹部兩側的上半部銀白色,下半部灰黑色。腹部腹面灰黑色至灰褐色,兩側各有一淺色縱條斑。納精囊卵圓形。
雄蛛
體長2.24~2.55。一雄蛛體長2.24:頭胸部長1.16,寬0.78;腹部長1.12,寬0.95。背甲、腹部的形狀、顏色和斑紋以及眼的排列與雌蛛相似。螯肢長度約為頭胸部長的2/3,具一基部很寬的婚距;前齒堤有3齒,第1齒位於螯肢中部的1/2處;後齒堤有4齒,第1齒小,並靠近螯牙的基部,第2齒遠離第1齒。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1.38(0.48+0.14+0.17+0.59);步足Ⅰ4.32(1.19+1.53+1.02+0.58),Ⅱ3.87(1.09+1.36+0.88+0.54),Ⅲ 2.48 (0.75+0.78+0.54+0.41), Ⅳ3.20(0.99+1.02+0.71+0.48)。足式同雌蛛。觸肢器的引導器頂部呈彎指狀,副跗舟較寬大,頂部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