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改名熱

高校改名熱是隨著高校擴招和高教規模迅速擴大,中國興起了一股高校改名風,而且越刮越熱。某些院校或是由原來的學院升格為大學,或“獨立”,或更名,或合併組建,或新建。在高校校名換來換去之時,使有些高校校名換成近似,導致開學時經常有新生走錯校門。教育專家表示,學校重在練內功,換校名之風不可助長。

概述

2013年5月20日,上大學網最新發布了《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國高校名單目錄》,該目錄顯示:2008年3月至今,全國共有257所高等院校獲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國高校總數的10.35%。更改的校命中,科技、財經、工商、文理、經濟等詞頻繁出現在新校名中,成為被追捧的熱詞。高校在更名過程中,存在著高職專科升級為本科、學校學院變大學、教育學院華麗“轉型”為師範學院、地方高校不再滿足“偏安一隅”等幾大更名現象。其中高職專科升級或合併為本科的,占更名院校的三分之一(來自:2013年5月21日《中國青年報》)。 在中國1000多所公辦高校中,近十年來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 。

特點

高校改名風有四個特點:

一是範圍廣,比例大。

二是頻繁改名,不斷變臉。有的高校不是改一次校名,而是一改再改。

三是貪大求洋。什麼名字宏大、洋氣、響亮,就起什麼名字。比如,在世界名校中有理工大學(學院)、科技大學,於是中國有數十所高校便改名為理工大學(學院)、科技大學。一些部屬高校、省屬高校爭相冠以“中國”二字。

四是追求華麗。某某礦冶學院改名為理工學院,某某氣象學院改名為信息工程大學,某某地質學院改名為經濟學院。

原因

一是生存需要。由於農林、地質、礦冶、石油煤炭等院校招生難、畢業生就業難、人才引進難,於是,這些高校的對策之一就是改校名,規避艱苦專業字眼,如礦冶學院改為工程學院(或科技學院、理工學院)。

二是虛榮心作祟。有的高校領導認為,“學院必然好於高專,大學必然好於學院”。認為華麗、響亮的校名可以提高知名度。

三是好大喜功。本來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獨立學院升綜合性大學、一般大學升重點大學,均有嚴格的標準,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於某些領導幹部來說卻是志在必得。因為,學校升格改名既是高校領導的功勞,也是政府主管部門黨政領導的政績。能在高教發展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名利雙收、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四是認識上的形上學。有些黨政官員和高校管理者沒有研究、認識高校發展的客觀規律,他們把大學之大簡單地理解為高樓之大、校園之大、招生規模之大。

五是在中國,高校級別越高,在招生機制、政府行政撥款等方面就會獲得更多資源,這從外部迫使了某些高校把更多精力花在改名上面”。可見,高校改名熱,並非單純地裝點門面,背後的利益驅動才是主因 。

影響

高校頻繁改名致校名雷同,部分新生因而走錯校門;

不少新生表示由於高校名太相近造成概念混淆,有不少網友發出“理工學院和理工大學有何區別?”。

高校頻繁改名導致有學生甚至報錯學校。

專家看法

“頻繁更名不是好現象,此風不可長。”知名高等教育研究專家、武漢大學教授胥青山表示,頻繁更改校名表明教育部在高校更名設定和管理上不夠嚴肅,也說明高校自身對辦學目標也缺乏認識。高校名稱往往概括了高校專業結構,現在缺乏嚴肅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甚至為更名採取公關遊說的手段,必然引起名稱的混亂,弄出很多相似校名就不足為奇了。連帶反應是相互攀比,有些高校不安於現有的名稱和定位,蠢蠢欲動都想更名,專科往本科發展、名字也朝“科技”、“綜合”靠攏,甚至連地區都不要了,恨不得直接叫“中國大學”。

媒體點評

大學的如果因為要獨立辦校、合併擴校等原因改名,無可厚非。但不顧及實際情況盲目跟風,一味追求功利而改名,性質就變了。其實,跟人名一樣,高校名字不過是個符號,沒必要刻意所求顯赫,畢竟,“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蔡元培先生言),決定一個高校地位的,是其擁有的教育實力,並非其校名。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商學院等世界知名大學,其名字從建校起就沒變化,從未隨著時代熱潮而改名,但絲毫不影響它們的輝煌成就和學術地位。可見,高校改名雖不能一概而論,但追風改名熱,還是不值得提倡。改名的高校,即使名字站在教育行業的前沿,恐怕也未必達到“招生、引資”的效果。不去“研究高深學問”,而熱衷於研究改名,豈不是本末倒置?
高校熱衷於改名,折射出高校本身的極端不自信。校名是品牌,更是文化積澱,文化積澱在於其“研究高深學問”上的內涵,換言之,是“研究高深學問”使校名成為品牌,而非功利色彩改名就能堪稱一流。與其一窩蜂脫離實際盲目改名,倒不如沉下心來,將教學質量抓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