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台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下轄村]

高家台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下轄村]
高家台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家台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2公里,東與夏家莊為鄰,南臨白沙河與仙家寨接壤,西與劉家台隔巷相連,與青島國際機場相鄰,北與廟頭村毗連。域地均屬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質沙壤,最適宜種植品種繁多的糧食及蔬菜作物。全村總面積66.6公頃。

基本信息

歷史來源

據高氏族譜記載:宜法、宜川兄弟二人於明永樂年間自雲南遷即墨下垠河,後來到即墨南鄉台上居住。因村東有一土台,取名台上冠高姓故名。前期叫高家台子,據老輩人講,此村名叫了很長一個時期,感到不順口,就把“子”去了,演變成現在的高家台村。

高家台村建國前隸屬即墨縣,1949—1951年為南海專區嶗山行政辦事處一區高家台村;1951—1954年屬青島市人民政府嶗山辦事處流亭區高家台村;1953—1956年屬青島市嶗山郊區流亭區高家台村;1956—1958年屬嶗山郊區流亭鄉高家台村;1958—1961年屬嶗山郊區仙家寨公社高家台村;1961—1984年屬嶗山縣仙家寨公社高家台村;1984年為嶗山縣流亭鎮高家台村;1988年屬嶗山區流亭鎮高家台村;1994年屬城陽區流亭鎮高家台村;2001年6月屬城陽區流亭街道高家台村。

人口

該村1950年有135戶,575人;2000年底有450戶,1460人。全村姓氏有高、王、周、劉、於、戴等21個。高姓164戶,占總戶數的36.5%;王姓145戶,占總戶數的32.2%。全村皆為漢族。

區位環境

高家台村環境優美,東北距占地43萬平方米的城陽世紀公園僅500米,青島國際機場植物園,占地4.3萬平方米,園中二山一湖,湖中有高可達30餘米的噴泉,景色迷人,此園距村只百米之遙。高家台村不但環境優美,而且交通十分發達,東依流亭立交橋,西與青島國際機場為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當今商家投資發展的必爭之地。

經濟發展

高家台村的村民能充分利用土地肥沃的優勢,祖祖輩輩研究蔬菜種植技術,解放後逐漸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是最早的青島市蔬菜基地之一。“台上葉兒三黃瓜”以其長勢強,三節著瓜。早熟、嫩脆、味鮮,生、熟食及涼拌均具有特有風味而名揚島城,優質高產的城陽青大白菜,不但味道鮮美,而且耐貯,翌年三月仍保其鮮味,故深受島城人們的喜愛。盛產的72—69西紅柿生食、涼拌或熟食皆色味上乘,口感極佳,島城人們有口皆碑,高家台村也因盛產這些特色蔬菜而文明島城。

70年代前,高家台村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不斷探索發展工業的道路,結合本村特點,辦起了澱粉和粉條加工廠,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後因原料緊缺,又辦起了養雞場,年收入11萬元左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把高家台村的工業發展推向快車道。1985年,投資65萬元,與青島印刷廠聯營,建立青島印刷製品廠,進行印刷、裝訂、制盒等,從業人員250人。2000年該廠年產值950萬元,純收入包括利稅100萬元。1994年引進第一家外資企業----青島光信電子有限公司,此後,外資企業紛紛落戶高家台村,村兩委築巢引風,優質服務,使村經濟出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2000年底,全村共有8家外資企業,契約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年銷售收入4500萬元,創稅236.3萬元,利潤28萬元。共有內資企業6個,內資和外資企業共上繳稅金410.3萬元。

隨著村中集體經濟的迅猛發展,第三產業隨之發展迅速。2002年底,全村從事第三產業的有70餘戶,從業人數達到150餘人,年創產值350多萬元,上繳費稅50多萬元。

集體經濟的發展,使廣大村民的生活水平極大提高,2002年,全村擁有私人轎車55輛,全村各戶彩電、冰櫃、洗衣機、安裝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擁有率均達90%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4850元,從1992年開始實施社會養老保險,是年投保人數436人,投保率為80%,2002年底,參加投保600人,參保率91%,自1994年開始,村委對60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活補貼,後多次調整增加,到2002年,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老人生活補助為一年1200元。

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快了村莊建設的步伐。

1987年村投資13萬元建了村辦自來水,主管道1100米到各戶,1993年投資17萬元吃上仙家寨自來水公司的水,從而結束村民吃井水的歷史。

1959年村投資上了100KV變壓器,解決了照明、農、副業的用電,2002年村共有5台1800KV變壓器,有低壓線路10公里,高壓1.5公里,用電設備620千瓦。

1995年,總投資80萬元,擴建改造村中心街道,長1500米,寬6米,修築了3公里的瀝青路,安裝路燈15盞,並修建附屬街道2條,共360米,總投資15萬元。使全村街道硬化、美化、亮化。為了使環境更加優美,綠化綠地5塊,面積800平方米,植樹600餘株。

該村位於青島國際機場大門口,是青島的北大門,為了儘快搞好舊村改造工作,1991—1995年,共有63戶村民建起將軍樓,建築面積10420平方米。1998年,村委在民航路以北,開闢了居民小區,共建起了高層居民樓8幢,總面積23000平方米,總投資1600萬元,有220戶村民喜遷新居。

市政規劃

2003年5月,青島市政府委託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對空港周邊進行規劃設計,詳細規劃青島市政府已認可。由城陽區流亭街道辦事處和青島空港產業開發區指揮部辦公室操作、實施。定為“空港新苑居住小區”,2003年6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計畫於2004年3月31日竣工。這次改造,總投資8900萬元,其中拆除各種建築物8萬平方米、3200萬元,建築新樓9.45萬平方米,976戶居民將住進新樓,小區建成後,將成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集居住、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型小區。屆時,高家台村的舊村改造將全部結束,全村村民都將喬遷新大樓。祖祖輩輩的“城市夢”將變為實現。

文化教育

高家台村具有尊師重教的光榮傳統。村中祖輩重視學問,尊重讀書人。解放前村中的私塾和解放後的學校辦得都不錯。2001年在流亭街道的領導組織下,村參加了12個村合建流亭國小的工作,新建流亭國小總投資1400餘萬元,2002年被評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村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村民的孩子,國中就讀的城陽五中和高中就讀的城陽一中,兩處學校皆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孩子從國小到高中的就讀條件堪稱省內第一。

高家台村落雖小,但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化歷來十分活躍。建國前,村民自發組織柳腔劇團,利用農閒季節排練、演出《張郎休妻》、《小姑賢》、《牆頭記》等劇目,在農曆正月期間到四村八疃巡迴演出,深受流亭境內民眾的好評,本村土生土長的導演還被鄰村請去做戲曲指導。建國初期村組織成立歌舞劇團,演出歌舞劇《應徵前夕》、《人面獸心》等劇目,周邊村中的觀眾如潮,觀後皆讚不絕口。60年代後期,排演了大型歌舞劇《智取威虎山》,發揮了劇團的最好水平,在觀眾中影響深遠。1999年,村設立了教育文化中心,內設圖書閱覽室、文化室、娛樂室等,室外設小型體育場,文化中心全天候開放,為廣大民眾提供廣泛的學習、文化娛樂空間,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質。

高家台村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成績突出,1995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村莊”、1999年被青島市委、市政府授予“社會主義文明村莊”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