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簡介

高安,素有\"贛中明珠\"之稱,公元前201年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高安山川雋秀,土地富饒,資源豐富,文化燦爛。古老、美麗、充滿機和活力的高安,像一顆璀璨明珠,閃爍在贛中大地。 高安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全市幅員面積2439.33平方公里,於公元1993年撤縣設市,轄兩個街道辦事處,22個鄉鎮(街道)、2個墾殖場,總人口83萬,是全省經濟十強縣之一,

高安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北,東距省會南昌55公里,距南昌向塘機場87公里,距昌北機場55公里,北由昌九高速公路到九江國際港口200公里,政區形狀如同一隻蝴蝶,鑲嵌在贛中大地。全市總人口為78.2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8.2 人,占總人口的23 %;總面積243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97.1萬畝(水田77.3萬畝)、山地151萬畝、水面38.2萬畝。全市轄20個鄉鎮、2個街道、1個墾殖場。

高安遠溯6千多年為古三苗活動之地,夏、商、周時地屬“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歸屬吳、越、楚,秦屬九江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建成縣,屬豫章郡,高安第一次設立縣級行政單位,管轄範圍含現在高安、上高、宜豐、萬載四縣及樟樹市的部分。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為多聚縣。東漢恢復建成舊名。唐武德五年(622年),因避太子諱改建成為高安,經歷唐、宋、元、明、清,先後作為州、郡、路、府等治所,直至1993年撤縣設市。

高安境內地勢北高南低,中間舒緩平坦,為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相間的馬鞍形總貌。全市24條大小河流流淌其間,另有水庫313座,形成了以錦惠渠、上游水庫為主幹的五大灌區體系。水量充沛,但季節變化較大,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年平均氣溫14.7— 17.9℃ 。

高安交通便捷,320國道橫貫東西,贛粵、滬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浙贛和京九鐵路兩條支線緊連境內行程48公里。錦河、肖江與贛江相連,全年通航。通訊發達,全市有99%以上的鄉村實現了電話桿線進村,桿線總長3020桿程公里;在全市城鄉建設移動基站40個,直放站6個;電話用戶累計達119591戶,固定電話普及率達12%;擁有數據基礎網業務用戶365戶,寬頻用戶4818戶。金融機構齊備,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
 
高安礦產資源有3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超過2億噸,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等儲量多達10億立方米,瓷土、耐火土的儲量在3億立方米以上。高安陶瓷產業發達,品種眾多,規格齊全,質量上乘,享有盛譽,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歐美市場。高安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錦河為紐帶、北山南洞為兩翼的旅遊網路。

高安自古有“農業上縣”的美譽,盛產糧食、棉花、油料、豬、牛,現為全國糧、棉、油、豬、牛、茶、蠶桑等生產基地。棉花和肉類生產均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禽飼養量和水產品產量列江西各縣市前列。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模式化養豬、秸稈氨化養牛、立體化養魚成效顯著。 農副土特產品眾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蜂蜜、方柿、板栗、腐竹等。其中,高安菜牛、肉鴿、商品蔬菜等為地方特色產業,“大觀樓”牌腐竹曾獲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全市有工業企業 6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食品、輕紡、化工、機械等為主要行業的工業體系。
 
高安採茶戲蜚聲海內,《小保管上任》、《孫成打酒》、《南瓜記》等劇目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全國播放。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75 所,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就誕生在高安。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33個,另村級衛生所313個。高安市女子龍舟隊多次參加全國比賽,奪得“九龍杯”、“屈原杯”等10多項冠軍。
 
2005年,高安市財政收入3.68億元,地方稅收2.44億元;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0.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收入8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16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