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情況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之前的研究情況
20世紀60年代吳永森等及陳乾首先指出高原低渦的事實。葉篤正、高由禧先生在1979年指出高原低渦的水平尺度約500公里,垂直厚度約2-3公里。高原邊界層內淺薄系統遇有適宜的高空條件,它們也會發展移出高原。章基嘉、朱抱真、朱福康、孫國武、丁一匯、羅四維、錢永甫、錢正安等先生對此有較多的研究,得出了高原低渦的渦源、活動規律、影響高原低渦生成的因子、高原渦的結構及地形對高原西部低渦的影響等認識。陶詩言先生等指出了1975-1982年5-8月高原低渦移出高原的季節特徵。羅四維先生等指出了高原低渦在高原上消失的原因。劉富明先生等指出東移的高原渦在它的東部都具有高層質量輻散,低層輻合的特性。郭綿劍指出高原低渦東移可能與渦本身熱力結構有關,東移路徑與300hPa流場、副高位置、強度有關。上述研究反映: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之前,己對高原上生、消的低渦作了系統的研究。也對一些高原低渦東移出高原的事實作了分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之後的研究情況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的分析研究中,孫國武、陳葆德指出夏半年青藏高原低渦具有群發性;陳聯壽、馬鏡嫻、羅哲賢先生從數值研究指出高原大地形對高原區域低壓渦旋的運動路徑和強度有很大影響;陳忠明等研究指出西南低渦具有非對稱結構,它的活動受非平衡強迫制約;徐大海等模擬試驗指出部分西南低渦是高原下風動力渦旋波在真實大氣中的表現。在近幾年的研究中,李國平指出在一定的引導條件下可使低渦移出高原。宋敏紅、錢正安指出高原中東部氣柱平均厚度可指示高原渦的移動。郁淑華指出高原渦在水汽圖像上能反映出水汽渦旋,水汽渦旋的活動對高原渦活動有指示意義。這些研究反映: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以來,對在高原上與高原東南邊緣的低渦的動力研究加強了;對東移出高原主體的高原低渦的東移出高原的事實揭示較多。
國外對高原低渦的研究情況
國外對青藏高原及其邊側低渦研究也很重視,但大都注重對青藏高原東側低渦發展機理方面的研究。 Kuo,Y.H用數值模式模擬指出了高原邊側低渦是造成 1981年7月的一次四川洪水過程的重要天氣系統。C.P.Chang and Lan Yi對東亞季風開始前後的一個擾動的發展作了模擬研究,得出了四川渦因鋒面與地形的相互作用而加強。Bin Wang用數值模擬指出了高原上邊界層中尺度擾動是高原邊側低渦的觸發因子。Bin Wang還研究了1979年兩個高原低渦發展的垂直結構特徵和成熟階段有利於東移的環流條件,指出高原低渦發展是大尺度環流和地形作用以及由於對流潛熱釋放的結果。Hideo TAKAHASHI指出冷空氣直接影響高原北部低壓發展;1992年6月下旬初梅雨鋒上的擾動來自高原北-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