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場鎮

高升場鎮

高升場鎮始建於唐肅宗乾元元年,1983年永川地區撤銷隸屬重慶市。全縣轄24個街鎮鄉,242個行政村,50個居委會。幅員面積1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萬畝。高升場鎮是重慶市的旅遊精品之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銘文10餘萬字,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1999年12月,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高升場鎮高升場鎮
高升場鎮始建於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獨香”的傳說,故有“海棠香國”的美名。唐末至宋末,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屬重慶府。清末民(國)初屬重慶府、川東道。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解放後,先後隸川東行璧山專區、四川省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83年永川地區撤銷隸屬重慶市。

概況

高升場鎮高升場鎮
高升場鎮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市西北部,地處川中丘陵與川東平行嶺谷交接地帶,介於東經105°28′至106°02′、北緯29°23′至29°52′之間。東連銅梁縣,南臨永川市,西接榮昌縣,北依潼南縣、四川省安岳縣。西距成都市269公里,東離重慶市80公里。縣東南部為低山,最高海拔934米,中部為淺丘帶壩,西北部為深丘。全縣轄24個街鎮鄉,242個行政村,50個居委會。幅員面積1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萬畝。

高升場鎮地處涪、沱兩江的分水嶺。主要河流有瀨溪河、窟窿河、懷遠河,幹流總長度148.8公里,加上290多條小溪河,總長度約1000公里,是典型的溪澗型水分和水資源貧乏縣,積水全靠人工攔蓄,全縣水利資源藏量為14083萬立方米,平均每年水資源總量為5661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4179萬立方米。

高升場鎮是重慶市的旅遊精品之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銘文10餘萬字,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植根於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藝術精華和儒、佛、道三教思想精髓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極工窮變,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典範,與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1999年12月,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後,大足石刻景區又相繼獲得了重慶市最佳旅遊景區、衛生文明景區、優秀旅遊城區等殊榮,並榮膺全國文明景區示範點、全國首批AAAA旅遊景區等桂冠。改革開放以來,已成功接待中外遊客1500多萬人次。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西哈努克、吳作棟、基辛格等國際知名人士,都曾先後蒞臨參觀視察並給予極高讚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