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疼痛

髕骨疼痛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初期在行走、上下樓梯、蹲下站起時膝蓋會出現疼痛的現象,嚴重時會有行走間突然膝蓋無法出力,甚至站不穩的情形。

基本信息

原因

髕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painsyndrome,PFPS)是一個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在運動員及女性。病因尚未明確,但和髕骨的排列不正常有相當大的關係。

造成PFPS的病因還未明確,有兩個可能的說法。

(1)髕骨偏離股骨滑車溝(trochleargroove),使髕骨不在正常的軌跡上,造成膝賓一側的疼痛(anteriorkneepain)。

(2)髕骨周圍的滑液囊(synovium)有豐富的神經支配可能會受到化學或壓力刺激,一旦發炎,在活動時將會引起症狀產生。

檢查

體格檢查:

1、膝關節活動時有髕下摩擦聲,位置不固定。

2、髕後有瀰漫性疼痛,行走時有打軟腿現象,上下樓梯時不適感明顯。

3、半蹲位時膝關節酸痛無力,髕骨有壓痛感。

4、髕骨加壓股四頭肌收縮試驗陽性。

5、髕骨壓磨試驗:檢查時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面互相擠壓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動,有粗糙的磨擦感、磨擦聲和疼痛不適;或檢查者一手用力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拇指按壓髕骨邊緣後面可引起疼痛。

6、單腿下蹲試驗:病人單腿持重,逐漸下蹲到90deg;-135deg;時出現疼痛,發軟,蹲下後單腿不能起立。

影像學檢查:X線攝片、關節鏡、髕骨內靜脈造影、CT:對診斷髕股排列錯亂及股骨髁發育不良有診斷價值,以確定髕骨疼痛的原因和嚴重程度。

鑑別診斷

通常如果只有膝蓋痛,而在病理學檢查上髕骨軟骨沒有發現軟骨有纖維化的現象,就只可稱為lsquo;髕骨股骨痛徵候群rsquo;,如軟骨已發生變化的就稱為lsquo;髕骨軟骨軟化症rsquo;。

而在年輕族群的膝蓋痛,其實大部分都是這類型的;但如果是老年人族群的膝蓋痛,則絕大部分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但這兩者還是有關聯的,因為髕骨軟骨痛久了,軟骨易磨損而變成退化性關節炎。

(1)病人在久坐、蹲、跪或上下階梯時會有疼痛產生。

(2)一些個案中,膝關節在彎曲伸直時會有捻發音(crepitus)。

(3)病人可能因髕骨軌跡不正確而導致對軟組織之不當壓力,進而影響其本體感覺。

緩解方法

1.休息:

這是最簡單的,髕骨股骨關節的過度承重就是引起疼痛的最大原因,不去用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真的很痛的時候,休息就可減緩大部分的疼痛!但這也同時會導致下肢肌肉容易萎縮。

2.輔具:

目前最常見的輔具以

(1)膝關節裝具

(2)貼扎兩大項為主,主要作用在於給予外在的支持與引導髕骨在正確的位置上做正確的滑動。但如果問題是由腳足弓的問題所引起,那就要考慮定做醫療用鞋墊。

3.運動:

(a)肌力訓練

通常此症候群最常看到的就是股四頭肌的萎縮,股四頭肌就是在做膝蓋伸直時在作用的那塊肌肉,所以重點就是要加強膝蓋伸直的力量,但訓練並不是綁著沙包踢踢腳即可,專業的建議是在膝關節完全伸直與彎曲45度之間作訓練,因為從力學的角度來看,膝關節彎曲0-45度的範圍對髕骨股骨關節的壓力較小且又可訓練到股四頭肌最需訓練到的部分。

但另一方面來講,由於膝關節的穩定是靠膝關節周圍所有的肌肉在分擔,因此增強下肢的整體肌肉力量來分擔壓力更為重要,專業物理治療師建議這類的病人可以游泳為主要運動,一方面可訓練到下肢的力量、一方面又不會給膝關節太大的壓力,還可保持穩定的體能;如果不想下水的話,騎腳踏車也是不錯的選擇。

(b)牽拉運動

另外,有一些較易緊的肌肉,如大腿後面的?腱肌、小腿後方的比目魚肌、以及髖關節的外旋肌,太緊時會導致足弓較扁平、膝蓋成彎曲的姿勢,進而影響到髕骨軟骨的受力程度而導致疼痛。所以,這些太緊的肌肉都需要拉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