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是指發生在皮肉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本病的特點是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疼痛,腫脹範圍多在6—9cm,發病迅速,易腫,易膿,易潰,易斂,多伴有惡寒、發熱、口渴等全身症狀,一般不會損筋傷骨,也不會造成陷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體表淺表膿腫基本相同。
病因
1.外感六淫
六淫之邪侵襲人體,郁於肌表。
2.飲食不節
過食膏粱厚味,脾胃運化失司,濕濁內生,化熱化火,火毒結聚肌膚。
3.外來傷害
體表直接受到損傷,局部瘀阻絡脈,氣血失運,感染毒邪,或瘀血化火,蘊蒸肌膚。
病機
以上三者皆可使營衛不和、氣血凝滯、經絡壅遏而成癰,並且彼此之間又有關聯。如內有濕熱蘊結再復感染六淫之邪或外來傷害者,多易發病,但五氣皆能化熱生火,火熱之毒是形成癰的主要原因。按發病部位的不同,常有各種不同的間挾,病變在上部者多為風溫、風熱,在中部者多為氣鬱、火郁,在下部者多為濕火、濕熱。
診查要點
1.臨床表現
(1)局部症狀
①初起:可發生於體表的任何部位。初起在患處皮肉之間突然腫脹,光軟無頭,迅速結塊,紅腫灼熱疼痛,日後逐漸擴大,變成高腫堅硬。
②成膿:成膿期約在病起後7天左右,即使體質較差,氣血虛弱不易托毒外出成膿者,亦不超過2周。化膿之際腫勢逐漸高突,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若按之中軟有波動感者,為內膿已成熟。
③潰後:潰後出膿,膿液多數呈稠厚、黃白色;若夾雜赤紫色血塊,為外傷血瘀之兆。潰而膿出不盡,收口遲緩者,多為瘡口過小或袋膿而致膿流不暢所致;若氣血虛衰,則膿水稀薄,瘡面新肉不生。
(2)全身症狀
輕者無全身症狀,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泛惡,口渴,舌苔薄白,脈象滑數;化膿時則發熱持續不退,口渴,便秘溲赤,舌苔轉黃膩,脈洪數;潰後全身症狀大多消失。
2.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血常規檢查提示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均增高。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從未成膿、成膿來辨證。未成膿表現為患部結塊,形如雞卵,白腫,灼熱,疼痛,活動度不大;成膿表現為此時結塊處皮色發紅,腫勢高突,疼痛加劇如雞啄米樣,按之中軟而有波動感。
二、治療原則
在初起尚未化膿階段,當折其毒勢,“以消為貴”,究其病因,清除其源,行其氣血,令之條達;化膿階段注重託法的套用,若化膿遲緩而氣血充實者,治當透托;若脈沉數或沉數無力,為氣虛不能托毒成膿外達,宜補托;若毒聚膿熟,應及時切開,外用提膿祛腐之品。潰後若氣血充沛,腫消痛減,膿出黃稠者,可單用外治,予生肌長肉之品外用即可,待瘡口自斂而癒合。若潰後身熱不解,局部紅腫不消者,為正虛邪戀,宜清補之;若瘡口斂遲而氣血虛弱者,宜補益氣血 。
三、證治分類
1.內治
①火毒凝結證
證候:局部突然腫脹,光軟無頭,迅速結塊,表皮焮紅,少數病例皮色不變,到釀膿時才轉為紅色,灼熱疼痛。日後逐漸擴大且高腫發硬;輕者無全身症狀,經治療後腫消痛減,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泛惡,口渴,舌苔黃膩,脈象弦滑、洪數等症狀。
治法:疏風清熱,行瘀活血。
常用方劑:仙方活命飲加減。
常用中藥:
②熱勝肉腐證
證候:紅腫明顯,腫勢逐漸高突,疼痛劇烈,痛如雞啄,潰後膿出腫痛消退;舌質紅,舌苔黃,脈數。
治法:和營清熱,透膿托毒。
常用方劑:仙方活命飲合透膿散加減。
③氣血兩虛證
證候:膿水稀薄,瘡面新肉不生,新肌色淡紅而不鮮或暗紅,癒合緩慢;伴面色晄白,神疲乏力,納差食少;舌質淡胖,舌苔少,脈沉細無力。
治法:氣血雙補,托毒生肌。
常用方劑:托里消毒散加減。
2.外治
①初起:金黃膏、玉露膏外敷,或金黃散、玉露散用冷開水或醋、蜜、飴糖等調成糊狀外敷;或太乙膏摻紅靈丹或陽毒內消散外貼。
②成膿:切開排膿。
③潰後:初起宜提膿祛腐,用藥線蘸八二丹或九一丹引流,外蓋金黃膏或玉露膏;膿腐已盡宜生肌收斂,用生肌散摻瘡上,外以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紅膏蓋貼;若膿出不暢,宜用墊棉法或手術擴創引流。
其他療法
1.中成藥:六應丸或六神丸,成人每次10粒,每日3次吞服;兒童減半量;嬰兒服1/3量。
2.抗生素:病情較重者應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 。
轉歸預後
本病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調護
1.外敷藥宜緊貼患部,箍圍藥要注意濕度,摻藥要布撒均勻。
2.外敷金黃膏而引起皮膚發紅,或起丘疹,或發生水皰、瘙癢異常,甚則濕爛者,可改用青黛膏或青黛散麻油調敷。
3.瘡口周圍皮膚應經常保持清潔,以免並發濕疹。
4.高熱時應臥床休息,並多飲開水。
5.患在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懸吊;患在下肢者宜抬高患肢,並減少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