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āo dòng
基本解釋
[be in a tumult;disturbance;riot;commotion;ferment] 擾亂不安定;秩序紊亂
城市中的騷動
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夏衍《包身工》
引證詳解
1、動盪,不安寧。
①《孫子·用間》:“凡興兵十萬,出兵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②《史記·太史公自序》:“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③《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楚 漢 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盪。”
④唐 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羈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⑤清 李漁《玉搔頭·媲美》:“以致乘輿往返,人心騷動。”
⑥柔石《為奴隸的母親》:“這全家的人們都到了希望的最高潮,屋裡的空氣完全地騷動起來。”
2. 特指動亂,變亂。
①三國 魏曹植《陳審舉表》:“疆埸騷動,方隅內侵,沒軍喪眾,干戈不息者,邊將之憂也。”
②《舊唐書·李密傳》:“ 大業 九年, 煬帝伐高麗 ,使玄感於黎陽監運。時天下騷動, 玄感 將謀舉兵,潛遣人入關迎 密 ,以為謀主。”
③《明史·劉球傳》:“及其未即騷動,正宜以時防禦。”
④茅盾《子夜》三:“農村愈破產,都市的畸形發展愈猛烈,金價愈漲,米價愈貴,內亂的炮火愈厲害,農民的騷動愈普遍,那么,他們--這些有錢人的‘死的跳舞’就愈加瘋狂!”
3. 猶噪動。
①蕭軍《八月的鄉村》三:“隨著是一種固執而單純的車輪在鐵軌上的騷動。”
②徐遲《牡丹》八:“魏紫已到了台前,聽到了輕微的騷動。”
4. 騷擾;攪擾。
①唐羅隱《秋日懷賈隨進士》詩:“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②宋王安石《撫州通判廳見山閣記》:“天子恭儉,陂池苑囿台榭之觀有陻毀而無改作,其不欲有所騷動,而思稱祖宗所以憫仁元元之意殊甚。”
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今敵國侵凌,邊境騷動,吾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以三軍之眾,托吾兩人,冀旦夕立功,以救百姓倒懸之急,何暇與親舊飲酒為樂哉?”
④清魏源《聖武記》卷十:“自賊起事首尾五閱月,騷動四省。”
⑤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遠處村子裡偶然傳來一聲隱約的槍響,和狗的低沉沉的叫聲,把夜輕微騷動了一下。”